什么叫做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您好!

很多年以前,看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这本超级无聊的书,我大概断断续续看了五

年才看完,因为打开书本的次数太多了,我因此牢牢记住了开头的一篇序言,题目叫“他

们都在苦熬”。这句话,拿来形容《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非常合适了。他们都在苦熬。在

《女人四十》里,许鞍华还安排给女主角一个苦尽甘来,充满了希望的结局,可是在姨妈

的后现代生活里,连这点希望都不存在了,不但是姨妈,包括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沉浸

在苦涩的况味中,“他们都在苦熬。”

姨妈无疑是这部影片的中心人物,也是线索人物。按照影片所给的暗示,她类似是当时

下乡到东北去的知青,在到了婚嫁的年龄无奈嫁给一个“工人大老粗”(片中语)。不得

不说,一百多年以前早于中国其他城市的殖民化和现代化,使上海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

人有了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的特殊品性。这种类似烙印一样的东西如此鲜明突出,几乎终

生难以泯灭。不止在一处地方看到过,说生活在其他城市的上海人可以一眼就分辨出来。

上海给她打上的烙印让她无法安心地在丈夫甚至是女儿的身边生活下去,一旦有了回到上

海的机会,她头都不回地离开了,她女儿刘大凡说,简直像去相亲一样。可以说,在一种

异质的生活环境中对上海的那种爱恋和思念,是可以用恋人一样的感觉来形容的。

然而上海生活有上海生活的好处,也有难处。她应该是收入微薄,要靠家教来补贴。她

生活俭省拮据近于吝啬,和外甥之间账目分明。但是,看到金永花因为孩子生病无助可怜

,她仍然愿意收留她,并且给她一点工资。在看到有人不讲公德乱扔垃圾的时候,她找来

民警,理直气壮地理论。在我这个外地人看来,这些都很具有上海特色。

更要说的是她的黄昏恋。潘知常是个小混混,骗子。早些年上海有一种拆白党,专门骗

取妇女钱财,就是类似于这种人。解放军进城以后,这种人和妓女一起被取缔改造了。现

在,他们也和妓女们一起回来了。他看准了姨妈这种生活孤寂,又爱好传统文化的中老年

妇女,知道什么最对她们的胃口。他满嘴的古典名句诗词,一幅落魄才子,怀才不遇的样

子,却全都是剽窃别人的句子。而姨妈,虽然迷恋潘知常所有的一切,可是仍然像张爱玲

那个时代的曹七巧一样头脑清醒,感觉敏锐。她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为的是她的钱。“你一

顿要吃一斤小排骨,我养不起你!”这就是上海的哲学。然而也许在俩人交往的过程中也

有一点点真诚?就像范柳原对流苏说的“。。。你如果对我有一点点真心,我也对你有一

点点真心。。。”那样的真诚?两个人换了戏装互相欣赏互相迷恋,入戏的那一刹那,骗

吃骗喝的小混混,臃肿吵闹的中年妇女,竟也变得如同戏台上的帝王妃子一样高贵庄严,

再卑微再琐屑的人生,也可以散发出惊心动魄的华丽。尤其是选择周润发来饰演这个角色

,离开的那个镜头,一转身披上风衣,当年的小马哥、许文强风采再现,让人不胜唏嘘。

当年的江湖喋血英雄早已沦落为周星驰式的搞笑人物,而潘知常这个角色,如果放在古典

时代,也许真的是个才华横溢的英雄呢。戏里戏外,浑然难以分辨了。。

没有人该受什么谴责。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要面对的痛苦处境。我们正要怪姨妈的女儿

刘大凡不尽一个女儿的责任,没有孝心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姨妈十多年前忍心抛下了自己

的女儿和丈夫,一个人回了上海,那么刘大凡的表现再正常不过。我们反过来要怪姨妈做

为一个母亲不称职不够资格的时候,我们随着宽宽来到东北姨妈原来的家。姨妈的丈夫粗

鲁耿直,性格乖戾,(姨妈一边拖地,丈夫一边往地下吐刷牙水;别人来买他的鞋,问他

是不是真皮的,他说,不是,我给你吃下去。)女儿和男朋友整天吵架,鸡飞狗跳,家中

永无宁日。我们要怪刘大凡不懂事,一心只想出国的时候,我们又看到她在饭店餐馆后门

,和几个同事刚刚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马上有人叫“快点进来炒菜了,别偷懒!”她只

好整整军大衣,捶着酸痛的腰,在油烟里继续她的工作。

如果仅仅到这里,还不算是最好的。宽宽又一次来到姨妈家,他长大了,长高了,懂事

了。姨妈说他都长出小胡子来了。他没有姨妈周围人所有的烦恼,他年轻,他家里富有,

他明年马上就要到澳大利亚去上学了。可是,在晚上,他望着窗外,惊讶地发现月亮变得

很大很大,他默默坐到月光下,刘大凡也出来,问他有什么心事吗?他说,他喜欢一个女

孩子,可是她不喜欢他。因为他是瘸子。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许鞍华的苦心。这部影片表达的不是对一种体制的批判,也不是

对现状的批评。她不是在批判。她在描述。描述不管是有钱没钱,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年

轻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无法解决的烦恼,人生的悲凉,苦涩的况味,至此,蔓延

无边。

还想说说那两次降临的月光,我觉得是一种渺茫的希望的象征。阳光总是给人温暖和希

望。可是月光,虽然是光明,却是冰冷的,微茫的。姨妈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是希冀着回东

北也许会带给她幸福,宽宽见到的时候是想也许出国会让他的心情好起来,但是,都只是

也许,而现实往往就象月光那样冰冷。

还有那只猫。隔壁的水太太看起来总是很快活的样子,生活优裕,不同的假发套配不同

的衣服,女儿女婿可以带她到东南亚旅游。可是因为自己养的猫失踪了就难过的生病最终

心脏病发作去世。而且每次去她家的时候家里总是只有一个小女孩(可能是外孙女)。这

些都说明,这个老太太表面看起来很风光的样子,其实也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可怜老人,女

儿女婿虽然很有钱可以保证她衣食无忧,可是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她身边,于是那只猫

就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寄托。否则,很难解释因为一只猫的失踪而凄然离世的状况。

在影片的结尾,姨妈穿着臃肿的衣服,在集市上摆摊卖货。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她就

着咸菜啃着凉馒头。忽然间耳边隐隐传来京剧锁麟囊片断,是从一个收音机里传出的。

正是她第一次遇到潘知常的时候他唱的那段。一时间恍然若梦,影片就在袅袅的二胡声中

结束了,姨妈心中是喜是悲?是苦是甜?都留给观众自己去细细品味了。正是深得中国传

统审美趣味的精髓,所谓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代性”的讨论是相关的。现代性代表了现代主义、现代、现代化的综合,它相信理性和科学的进步,相信技术能够征服自然,相信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改革,就能控制和改善人类的状况。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的改变,现代性日益趋向崩溃,于是,西方学者们选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现代性还未退出人类发展的舞台,而崭新的社会状况还未到来之时的“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多方位的反思,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一种流行的思潮。

。。。希望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