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质是什么?
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阅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叶老说:“多看作品,多训练语感,就一定能掌握文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整体,在阅读中感悟东西,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阅读,阅读是语文“发展课堂”的基础。
1.充分发挥教师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向老师学习的意识强,模仿能力强。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的示范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在模仿中迅速理解如何断句、停顿和变调。虽然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但教师仍然有必要对阅读进行建模。好的范文阅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教师要示范阅读,不能简单地用录音代替,失去了示范阅读的直观作用。实践证明,教师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越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得越快。
2.充分保证上课阅读时间。
语文课,老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多读,读得充分。古人云:一本书读一百遍,便知其意。如果你读得好,不需要解释,但你知道它的意思。有效的阅读胜过老师透彻的讲解,所以语文老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上繁琐的“说、问、答”让位于阅读,让花哨的小组讨论让位于阅读。
3.精心设计朗读的目标和要求。
目前小学语文课本。有很多文字质量很美,可读性很强,很有人文气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和内容,设计朗读的目标和要求。说明文和科普文一般适合入门语气阅读,不适合阅读训练。人的叙事作品,文字优美,故事曲折,感情跌宕;描写景物的抒情文章语言华丽,感情色彩浓厚;古诗和近体诗节奏感强,寓意深刻。这些文章适合阅读训练。一般来说,反映文章中心的段落和句子最能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作为阅读训练的重点,更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指导学生读《月光》最后三段自然段的时候,就是为了启发想象力,体验意境;读《燕子》第二段,目的是了解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4.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读得越来越好,读得越来越美,教师必须对感情充满激情,与环境一起创造感情。创设阅读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有效地对阅读进行建模,使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提示。
在指导学生读《荷花》第一课第四段时,首先要用充满感情的造型,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学生们立刻被我的激情感染,想象自己变成了莲花。入乡随俗后,我会用自己富有想象力的配乐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们会立刻陶醉于荷花的美丽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读《两个孩子辩论当天》一节课,用煽情的“挑衅性”提示:“一个孩子不服当天”、“一个孩子大声说话”、“一个孩子跺地”,使两组孩子的辩论越来越激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学生也是在反复阅读,但是阅读的效果和我们平时的机械阅读完全不一样。
5.朗读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齐声朗读、引导朗读、轮流朗读、轻声朗读、角色朗读、男孩女孩朗读等。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常采用轻阅读、同步阅读、角色阅读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集中注意力。高年级宜采用个别阅读和默读,有利于沉思和集中注意力。在一堂课上,教师可以交替使用几种阅读方法,但应以一种方法为主。
比如一篇讲故事的文字,适合个人阅读,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物间对话较多的文字或片段,适合不同角色阅读,如陶器、锡壶等。节奏感强、充满情感的课文,尤其是诗歌,可以分组朗读;对于单词难懂、含义深刻的课文,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模型化阅读或创设情境指导,如朱自清的《匆匆》。
6.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和完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在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故事,设计重音、停顿、语气和语速的变化。
二,思维: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实在”(马克思主义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和表达思维结果的载体。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质上是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输出思想)和理解他人的思想(汲取思想)的能力。可见,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高度自觉地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例如,孙双金教授“寻找春天”这一课,重点是思考表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春天为什么是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然后引导学生学习。
1.一对一。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不是老太太?为什么不做个年轻人呢?让学生适当感受这个比喻。
2.想想吧。老师问学生是否喜欢把草比作眉毛。然后带领学生想象,你还能比什么?进行口头练习:草伸出地面。春天到了吗?让学生初步觉得比喻要精彩。
3.改变它。剩下的三句话让学生思考。孙老师语感很强。当学生说:“那是春天的鼻毛吗?”马上问学生:“你喜欢吗?”让学生初步更好地感受这个比喻。
4.扩展。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力,训练求异思维。柳枝在风中摇曳,那是春天——(生:长发,摇篮,小船...);墙外伸出的红杏是春天-(生:皮鞋,脸,旗...);黄鹂在枝头鸣叫,春天到了——(生:音乐,演奏家,宋...).
言语形式就是言语内容,言语内容就是言语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用言语的形式进行思考,学会提问、想象和比较,同时了解感受和兴趣,让课堂变得灵动、智能、快乐。
三,写作:语文教学的根本
根据心理学研究,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语言学习初期主要依靠模仿,而文章写作作为一种高级的言语形式,也需要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写作知识。
1.引导模仿写作
模仿是模仿句式,是根据特定的语言情境和指定的参照对象进行模仿。模仿要紧扣主题,风格和谐,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最重要的是把握语境,理解模仿对象的结构和意义,做到“形神兼备”。模仿句思路开阔,有参照物。学生自信,有兴趣表达自己,自然愿意表达。
2.自由写作
《语文课程新探索》中的写作教学策略提出“写作之初不要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作,消除对写作的恐惧。让他们好写,能说就写。”这实际上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文体的束缚。学生普遍害怕写作。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写出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实用文章等。只要是真话,是真话,是学生的心里话,老师就要肯定和鼓励,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因为不受文体限制,学生有话可写,容易写,从而消除了对写作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