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鼓书的主要种类

唱腔分鼓儿词、柳调两大类,属于板式变化体结构。一般曲词中可以相间地使用两种唱腔,也可只用其中的一种。鼓儿词唱腔以慢板为主要板式,另外有抢板、散板、哭板等;柳调唱腔以平板为主,另外有鼓板、小哭板、散板及起、送、导等过渡板。在演唱短篇曲目时,由一人主唱。艺人董财源能兼操锣、钹、镲、木鱼、鼓板等九种打击乐器来演唱,另有弦乐伴奏。在演唱长篇鼓书时,由多人坐唱,分担生、旦、净、丑等脚色,以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来表述书情和刻画人物。演唱者分操乐器伴奏,弦乐有京胡、二把、胡胡、月琴等四大件,另外可加三弦、二胡、中胡、低胡等;打击乐有单皮鼓、檀板、板鼓、木鱼、碰铃、小锣、钹、梆子等。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艺人们在当地中国***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影响下,自动解散了“三皇会”,成立了盲人爱国宣传队,编演了《打蟠龙》、《打段村》、《血泪仇》等新的曲目,起到鼓舞群众参加抗日活动的作用。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对上党鼓书进行了全面挖掘整理。

上党鼓书是山西省东南部襄垣县及其周边县区等地流行的一种古老曲艺形式。它上承宋元“鼓子词”的说唱传统,融会了当地的“莺歌柳”即“柳调”表演并与之合流,成型于明末清初,清朝中叶发展成熟并开始兴盛,至今仍是当地百姓娱乐教化的重要乡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