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样得到冰,并如何保存的?

古人一般在冬季去河里取冰保存到地窖里面,等到夏天再用,后来开始把硝石加入到水里来制冰。

在人们学会制冰之前,冰窖的冰和夏季用来消夏的冰都是冬天存储起来的。冬天于河面取冰,放入地窖或冰窖,覆盖上棉被,隔绝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和温度交换。

因为地下比较凉爽,加之冰窖和地窖的开口都比较小,空气也都不流通,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留到夏天,用来储存食物和降温。

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硝石,既而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自此,便有夏天制冰之法,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后来制冰方法普及以后,制冰人逐渐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日益繁多,商家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换言之,也就是当代冰淇淋乃至哈根达斯的鼻祖。

扩展资料:

制冰的始末: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后面又逐渐形成做买卖的食物链,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宋代,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算是中国冰淇淋鼻祖了。

除了制冰用的硝石,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存冰”。

以清朝来说,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民国时仍有此俗。每年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谢河神赐予的冰块。

凿出来的冰会修整的四四方方,并且有标准的尺寸要求,这样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间了。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在清朝大部分时期里,建冰窖是国家垄断行业,老百姓不允许建。冰窖有两种,一种是官窖,专供皇家使用,另一种是府窖,供王爷们使用。

在北京就有个冰窑口胡同,是清朝时期的官窑所在地,它之所以修在此地,是因为旁边就有城市水系的分流。从西边的玉泉山引水至此,与东边的通州大运河水系贯通,南边就是皇室的什刹海景区,当然还有后来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用冰主要有两个地方。一、给皇家的屋子降温,当空调室友。装冰的容器也是有讲究的。外面是木制的,内里是铅或锡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会重金属中毒。二、用于冰镇食物,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后来 冰并不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寻常百姓在夏天都能吃到冰。

窖冰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清代冰窖分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举,颇属盛事。

大明湖畔是国内制冰业发展比较早的地方 (知道皇上为什么喜欢来这里了吧?)

每年冬天,在大明湖水完全冻结的时候,大明湖附近的村民就开始准备存冰。首先得准备存冰地点。就是挖地窖。

地窖挖好后,下面铺上草毡,趁三九天,大明湖冰结最厚的时候到大明湖里去切冰块,然后一块一块得从下往上摞起来,一直到地窖顶。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毡,草毡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入口也要用土封起来,这样一个冰窖就算完成了。

冰窑由于它的特殊性,只能打开一次,也就是打开后里面的冰必须卖完,所以买冰需要预约,到了足够的量,冰窑才开,人们拿着冰票去冰。

用冰最多的就是饭店,然后是部分家用,再就是走街串巷卖“冰溜子”的小商小贩。济南是国内最早出售汽水的地方,就因为大明湖可以产冰。

冰窖里的冰取完了,人还没走光,门口有一群早等在那里的小孩就一哄而上,去捡地上的碎冰吃。这成了老一辈济南人脑海里不可磨灭得记忆。

百度百科-盐水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