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铁牛”有什么作用?为何历经1300年至今完好无损?
跟着我一起探寻黄河铁牛的秘密。
黄河“铁牛”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瑰宝,被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评为:“浮桥地锚中,以浦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
古代黄河上有一个著名的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为了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唐开元十三年,皇帝命人在这里铸造了四尊铁牛。所以黄河铁牛又被称为开元铁牛,或者是唐代铁牛。
每尊铁牛长3米左右,宽1.3米,高1.9米,,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腹部下有底盘和六根直径为0.4米、长为3.6米的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每根铁柱分别有反向出伸铁足各一,其功能如同地锚。铁牛头朝西,尾朝东,伏卧,两眼圆睁,形象非常逼真。铁柱,在它们旁边,都有一个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
铁牛除了有固定的作用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将铁牛放置在河岸,是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祈祷一种震慑作用,象征着拦挡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人民。铁牛旁边的牵牛人,同铁牛一样,起着索桩的角色。它的存在,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不仅是在桥梁交通方面,还有黄河治理、冶金铸造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为后世研究当时的历史、黄河的变迁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元朝末年,蒲津浮桥被毁,加上黄河东移,铁牛被没入水中,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上世纪四十年代,河水沿着蒲州西城墙外流过。当地老人回忆,遇到枯水的季节,下河还可以摸到牛角,过往的船只,也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事儿出现。五十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河水西移,到六七十年代时,铁牛被埋在了黄河水面下2米多的河滩里了。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堪察探方,终于在第二年8月份发现了黄河铁牛。为了保护文物,专家对铁牛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它们的出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遗址。四尊铁牛和铁人,也是我国发现的最重的、工艺水平最高的、历史最久的珍贵文物,在海内外,都极为罕见,是盛唐时期,古人聪明才智的见证。
黄河铁牛是蒲津渡遗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文物。铁牛的出土,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此大的文物怎么保存?经过无数的争论,山西省文物局提出了一套保护方案:把铁牛、铁人、铁柱等就地提升12.2米,在地表以上恢复原貌,露天陈列。最终,相关部门采取了这套方案,将铁牛就地提升,而原址将被回填埋没。专家表示,因为铁牛太重,运输困难,没有人敢轻易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