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小鉴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雪满长安道”是三百宋词之中我最爱的一句。长安红瓦晧雪,浮生皭皭白头。真是想想都要好看死了。这首《虞美人》第一句“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也很精致。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这首诗的“雄鸡一声天下白”最为有名,可是“天荒地老无人识”这种颓废的夐远苍凉真是太迷人了。
《板桥杂记》写到,一位叫张魁的公子哥年轻时十分风流,喜欢流连欢场,箫声是秦淮一绝。后来家道中落却不改奢侈习性,几乎无以为继。张魁年近七十时路过秦淮,看到曾经的舞榭歌台已变成瓦砾场,心里难过,就坐在河边破烂的板桥上吹洞箫。忽然旁边一扇矮屋的门打开,一位老妇出来看着他说,“此张魁官箫声也。”
天荒地老,有人识得。当浮一大白。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其实我是特别喜欢长安道这三个字吧哈哈哈。“一回来,一回老”,长安千载,而旅人就像麦茬一样被岁月和死亡收割。人自老,春长好,郎能忆花,花复认郎否?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从这里知道别离也可称作“雨别”,觉得十分动人。荏苒二字,我觉得可以当得起“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也就是说,有些诗句就是因为其含义不可明说只能意会才愈发玲珑宝贵,在这方面私以为无出李商隐《锦瑟》之右者。
「绣衣春当霄汉立」
这句话是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之后看过的最为春风得意的一句诗啦。此诗里还有一句要击节赞叹的就是“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满载十万亡魂,含恨蜿蜒登高」
其实是《巷说百物语》里用来说霭船林藏的,也并不是诗,但是总觉得有一种东方死亡美学的哥特之美(什么鬼)。想想秋分子夜天地间雾气正浓的时候,只有路灯沿着城市的脊柱一路昏暗地燃烧下去,然后高楼黑影之间出现一艘巨大的船,黑白无常长身立于船首之上,面无表情地漂浮又消失……卧槽我不行了,这个脑洞简直太帅太少女漫了。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和这首诗里的“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两句珠联璧合,荒到人心里去。历史是无数时间的堆叠,故而每次去故宫的时候都会想起这首诗。《末代皇帝》的导演十几年前说,“故宫里面的中国游客,他们的脸上都写着一种麻木不仁的东西,仿佛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仿佛他们完全就是在看一个程式化的旅游景点。而这一切,距离这个国家的皇帝在位的日子不超过70年。”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有人问为什么答主知道这么多奇怪的句子,因为答主有一个随手本,上面经常做一些零碎摘抄,从高中以来也有六七年(暴露年龄)。这阕词,我在不同的本子上抄了三遍,每一遍都替人悲怆。每一句之中的前后小句对比已然悲苦,想想这样的人还写过“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样的句子,就觉触目惊心。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冻骑驴野店溪桥」
驴是乡野,是俗且雅,是颤颤巍巍,是寻梅路上晃晃悠悠的轻尘。薛昂夫写文人风雅有两类:“一个是饮羊羔烘炉暖阁,一个是冻骑驴野店溪桥。”似乎谁都是清高,似乎谁也都是粗豪。“冻骑驴”这里指的可能“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的孟浩然。大好河山可骑驴。
「手倦抛书午梦长」
这还用解释吗!这不就是完美的暑假状态吗!(葛优瘫着说)
PS 这首诗的后两句“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也算精致。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白马入芦花。」
这是答主自己说着顺口的一个句子,更多的版本是“银碗里盛雪,白马入芦花。”不是诗,是佛教用语,形容有、无一体的至高境界。不言“白”字而天下皆白,这画面感美得不能抗拒啊。对一个下联就是,晦日泼墨,发间芝麻,乌鸦偷煤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