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赏析

如果回答被接受,可以获得奖励点和额外的20分。朱良的小提琴协奏曲1959被创作并首次演奏。那时,何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一名年轻学生。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他选择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收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首一乐章有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故事选取了三个主要情节,即“草桥上的崇拜”、“瀛台的反婚”、“坟前化蝶”,分别作为音乐的呈现、发展和再现的内容,表现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控诉和反抗封建宗法礼教。最后,变成蝴蝶的描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理想。作品的音乐形象不是对越剧的“卡牌戏”模仿,而是根据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有戏剧内容和曲调的全面提炼、发展和创造。在结构上,根据标题内容的需要,采用了西方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效果,使其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在呈现部末尾吸收传统戏曲中的唱腔“对话”形式,表达“恋人之间的爱情”主题;发展部的《哭坟》用的是京剧里的倒板,越剧里的吵板。在小提琴演奏中,借鉴了一些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和效果,听起来很独特。这首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丰富,通俗易懂,富有艺术性。在国内被誉为“民族交响音乐”,国外乐评人则称之为“蝶恋协奏曲”。这是一部“迷人的、新颖的、原创的作品。”(片段1):结拜(片段2):共读(片段3):相恋(片段4):告别(片段5):反婚(片段6):楼台(片段7):丧坟(片段8):何,化蝶(1933-),浙江诸暨人。曾在浙江越剧团乐队工作,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高级班学习小提琴,与几名学生组成小提琴国学实验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与演奏的民族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这种探索的结果。毕业后转入作曲系,师从丁善德学习作曲。除《梁祝》外,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越剧《孔雀东南飞》等,深受群众喜爱。陈刚(1935-)上海人。他从小跟随父亲陈歌辛学习音乐,从十岁开始跟随匈牙利钢琴家瓦莱学习钢琴。建国后加入军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创作音乐。曾写过无伴奏合唱、钢琴间奏曲等作品。65438-0955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丁善德、桑桐、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四时与何合作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名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