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去远方》电影的寓意是什么?
找的。参考。《和你在一起》:不朽音乐永远亲情
来源:后窗看电影 作者:shenchenwf 2002-09-27 10:17:30
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耳中始终回响着小提琴的乐声。几年前一个长辈的话涌上心头:古典乐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每每在我失意,孤独的时候,音乐总是陪伴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点亮人生旅途上的路灯,拂开精神灵魂上的浮尘。音乐于我,是魂魄。
曾经,在去远方求学的火车上,看着站台上渐渐远去的双亲的身影,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假如能够给人性的光辉找一个模特,亲情无疑是最动人最直接的选择。
《和你在一起》把音乐和亲情,这两个超越年代、超越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 在一个多小时中,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
故事很老套,也很煽情。我认为陈凯歌用了这个题材,就是要古今皆喜,中外咸宜。
导演的功力实在太好,难怪陈凯歌在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放言:现在还是第五代导演的天下。之前还不服气,今天过后,琢磨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叙事从容不迫,结构严谨精巧,气度恢弘,节奏适宜。单单从电影欣赏的角度讲,这的确是个出色的片子。
音乐和摄影。因为有古典乐作为故事的主要元素,通篇的小提琴背景,有舒缓,有紧凑。当少年宫的江老师给刘小春上最后一课的时候,钢琴和小提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柔和辉煌的光打在一直邋遢的江老师的脸上, 呈现出美好、圣洁的图像,配合音乐,令人觉得人生美好的东西不过如此。刘小春琴人和一,即使不辜负江老师的教诲,也是表达自己对江老师的留恋。镜头给拉琴的手的特写,光、弦、琴板……太美了。演奏完毕,江老师语重心长:我说你没希望,不是你的音乐没希望,而是命运不会眷顾你这个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穷人家的孩子。他自己,一个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也是穷愁潦倒,四壁寒创。但当刘小春说他因为骄傲而至今仍然孤苦伶仃的时候,他仰头动情的说:我有音乐。我的心里不禁一抖。
是的, 因为我们有音乐, 所以我们不孤独!
这里提一下余教授为刘小春准备的参赛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曲子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于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情绪的流露,表达细腻,旋律动人,音乐语言纯真朴实,那种浓郁的忧伤感恩的俄罗斯民族色彩。与这部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小提琴的演奏和电影,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在影片结尾,刘小春在喧闹的火车站,余教授的另一个学生林雨在富丽堂皇的演奏大厅,同时演奏这个曲子。镜头不停的切换,一会儿火车站满是泪的脸,一会儿演奏大厅乐队的倾诉。穿插着黑白色调的回忆:十几年前,刘成抱着捡来的刘小春,背着小提琴在火车站焦急的寻找。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情不自禁的感动。
说说陈凯歌的硬伤。说实话,他和陈红实在不应该演戏。再过分点,陈红的戏基本可以整块删去而不影响影片的结构和表现力。陈红的表演没有深度,没有技巧,没有层次,没有“神”气。从真正作电影,出艺术品的角度出发,选一个表演精湛的女演员会更好。而陈凯歌演的余教授就是他自己。他通过余教授的嘴,讲述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生活。可惜,导的好不代表演的好,他在镜头前总有些不自在,有些游离。也许真的,他在镜头后面会更好。如果一个指挥能把整个乐队控制好,演奏出伟大的作品,那根本不必要让他还作小提琴独奏。
举个例子,当陈红为刘小春卖小提琴给她买大衣,不能作余教授的入门弟子的事,去找余教授时,陈凯歌在这个时候讲了一段他小时侯听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的故事。那是他的亲身经历。过后,陈红一转脸,泪流满面向他哭诉时,太明显了,是眼药水。一个好的演员入了戏,一定会有情绪的酝酿,喷薄而出的时候,如果镜头给出整个过程,我相信感染力和表现力会更强。比较之下,王志文的江老师和刘佩琦的刘成就异常的出彩。真该为他们如火纯青的演技鼓掌。
在想: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如何才能保持力度和新鲜感。张艺谋不停的变换题材,变换表现手法,结果差强人意;田壮壮十年一剑,尚未知晓;贾樟柯到第三个片子就疲态尽露;陈凯歌呢,他的创作也有起伏,但功力始终不减。我想,这是因为他的艺术修为博大,人生阅历丰富,文学功底深厚和始终如一的思考。
陈凯歌是有思想的导演,他的电影总是有思考和批判的东西。江老师带着中国知识分子书生般的狷狂,余教授则是功成名就的知识分子,前一种代表纯净的音乐,后一种代表成功的,普及的音乐,究竟是要好音乐还是要成功音乐?如果说影片让我触动的除了父子亲情以外,就是这样的思考。挖掘人性更深刻的东西也往往是电影,也是所有艺术品最打动人的地方。
我喜欢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先生有一本著作的名字叫《生命精神与文学道路》。我愿意借用过来,作为对这部电影的结论:生命精神与音乐道路。
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耳中始终回响着小提琴的乐声。几年前一个长辈的话涌上心头:古典乐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每每在我失意,孤独的时候,音乐总是陪伴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点亮人生旅途上的路灯,拂开精神灵魂上的浮尘。音乐于我,是魂魄。
曾经,在去远方求学的火车上,看着站台上渐渐远去的双亲的身影,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假如能够给人性的光辉找一个模特,亲情无疑是最动人最直接的选择。
《和你在一起》把音乐和亲情,这两个超越年代、超越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 在一个多小时中,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
故事很老套,也很煽情。我认为陈凯歌用了这个题材,就是要古今皆喜,中外咸宜。
导演的功力实在太好,难怪陈凯歌在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放言:现在还是第五代导演的天下。之前还不服气,今天过后,琢磨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叙事从容不迫,结构严谨精巧,气度恢弘,节奏适宜。单单从电影欣赏的角度讲,这的确是个出色的片子。
音乐和摄影。因为有古典乐作为故事的主要元素,通篇的小提琴背景,有舒缓,有紧凑。当少年宫的江老师给刘小春上最后一课的时候,钢琴和小提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柔和辉煌的光打在一直邋遢的江老师的脸上, 呈现出美好、圣洁的图像,配合音乐,令人觉得人生美好的东西不过如此。刘小春琴人和一,即使不辜负江老师的教诲,也是表达自己对江老师的留恋。镜头给拉琴的手的特写,光、弦、琴板……太美了。演奏完毕,江老师语重心长:我说你没希望,不是你的音乐没希望,而是命运不会眷顾你这个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穷人家的孩子。他自己,一个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也是穷愁潦倒,四壁寒创。但当刘小春说他因为骄傲而至今仍然孤苦伶仃的时候,他仰头动情的说:我有音乐。我的心里不禁一抖。
是的, 因为我们有音乐, 所以我们不孤独!
这里提一下余教授为刘小春准备的参赛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曲子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于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情绪的流露,表达细腻,旋律动人,音乐语言纯真朴实,那种浓郁的忧伤感恩的俄罗斯民族色彩。与这部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小提琴的演奏和电影,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在影片结尾,刘小春在喧闹的火车站,余教授的另一个学生林雨在富丽堂皇的演奏大厅,同时演奏这个曲子。镜头不停的切换,一会儿火车站满是泪的脸,一会儿演奏大厅乐队的倾诉。穿插着黑白色调的回忆:十几年前,刘成抱着捡来的刘小春,背着小提琴在火车站焦急的寻找。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情不自禁的感动。
说说陈凯歌的硬伤。说实话,他和陈红实在不应该演戏。再过分点,陈红的戏基本可以整块删去而不影响影片的结构和表现力。陈红的表演没有深度,没有技巧,没有层次,没有“神”气。从真正作电影,出艺术品的角度出发,选一个表演精湛的女演员会更好。而陈凯歌演的余教授就是他自己。他通过余教授的嘴,讲述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生活。可惜,导的好不代表演的好,他在镜头前总有些不自在,有些游离。也许真的,他在镜头后面会更好。如果一个指挥能把整个乐队控制好,演奏出伟大的作品,那根本不必要让他还作小提琴独奏。
举个例子,当陈红为刘小春卖小提琴给她买大衣,不能作余教授的入门弟子的事,去找余教授时,陈凯歌在这个时候讲了一段他小时侯听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的故事。那是他的亲身经历。过后,陈红一转脸,泪流满面向他哭诉时,太明显了,是眼药水。一个好的演员入了戏,一定会有情绪的酝酿,喷薄而出的时候,如果镜头给出整个过程,我相信感染力和表现力会更强。比较之下,王志文的江老师和刘佩琦的刘成就异常的出彩。真该为他们如火纯青的演技鼓掌。
在想: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如何才能保持力度和新鲜感。张艺谋不停的变换题材,变换表现手法,结果差强人意;田壮壮十年一剑,尚未知晓;贾樟柯到第三个片子就疲态尽露;陈凯歌呢,他的创作也有起伏,但功力始终不减。我想,这是因为他的艺术修为博大,人生阅历丰富,文学功底深厚和始终如一的思考。
陈凯歌是有思想的导演,他的电影总是有思考和批判的东西。江老师带着中国知识分子书生般的狷狂,余教授则是功成名就的知识分子,前一种代表纯净的音乐,后一种代表成功的,普及的音乐,究竟是要好音乐还是要成功音乐?如果说影片让我触动的除了父子亲情以外,就是这样的思考。挖掘人性更深刻的东西也往往是电影,也是所有艺术品最打动人的地方。
我喜欢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先生有一本著作的名字叫《生命精神与文学道路》。我愿意借用过来,作为对这部电影的结论:生命精神与音乐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