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艺人有哪些突出贡献?
最著名的壮剧演员是北陆壮剧艺人。他们不仅在清代道光年间将壮剧推向了一个高峰,而且在百年后的壮剧发展中发挥了作用。壮剧艺人的敬业精神可以说是代代相传。
北陆壮剧教师传已有10代。代际之间是师徒关系,二代和三代,七代,八代,九代也是父子关系。
戏班的名称因师傅不同而不同。如黄以“龙”字命名,以“通”字命名,黄永贵以“和”字命名。他们的剧团有龙胜班、同义班、共和班。
在各个戏班的发展过程中,戏班老板在不同时期决定了不同的名称,有的是以地名为依据,有的是以人们的喜爱为依据,还有很多名剧。出于对师父的崇敬,各戏班通常会列出历代老师的牌位。演出时,他们在中间和幕后设置香案,日夜供奉祭品,香火一直燃烧到演出结束。
在壮剧发展中,有10人为壮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被人们铭记,被人们分别赋予不同的称号。他们是:台湾老师杨柳莲;岑儒和岑宗,两个歌手,是兄弟;岑秀龙和岑慧明,前任教师;黄,创始人;廖法伦,特级大师;黄永贵,全师;樊梨花;和继任者。
“台湾老师”杨柳莲出生在田林县旧州镇那度村。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他是农村的歌手,也是学弹“台湾剧”的。
1760年,乾隆年间,刘洋去四川经商。因为亏损回国,他在四川打工攒钱,看了一场戏。在这个过程中,他觉得四川的舞台剧比家乡的更壮阔,所以想把这种做法搬到家乡。
1763年,杨柳莲回乡,将本屯的巴音班与旧州的台班合并,组成龙城班学戏。1769年,龙城班在九洲街搭起20尺宽的戏台,表演《一个宝铁》,以平仄的声调演唱,受到群众的好评。
这次演出是北陆壮剧的第一个舞台,它对北陆壮剧最大的贡献是唱戏的形式,因此被后人尊为“台湾老师”。弟子有朱胜明、岑儒、岑宗。此后不久,杨柳莲回到那都,组建了另一个剧团,由朱胜明负责龙城班。
“松石”岑儒和岑宗都是田林县旧州镇杨白屯人。向“台湾老师”刘洋学习戏剧后,回中白组织戏曲班,编了《双投红河》《对唱》等节目。
到了晚年,岑儒、岑宗因为旋律平,一曲唱四句,使他们呼吸困难,于是改为上下两句,名字仍叫“平调”。这是他们对北陆壮剧最大的贡献。
岑秀龙和岑慧明的表兄弟是清朝嘉庆年间田林县旧州镇杨白屯人。与他们的父母不同,两兄弟提倡新的做法,即少唱歌,多演戏。因为注重动作表现,所以舞台技巧出众。
原班老师岑秀龙、岑慧明移植了很多剧,有《寒夜衣》、《双珍图》、《朱买臣》、《木兰从军》等等。《声腔》编了一首《穿衣调》,这是岑氏家族对北陆壮剧的最大贡献。
黄,一位“活老师”,出生在田林县旧州镇白屯中心。黄也被称为的“昔日恩师”。他一生对北陆壮剧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修正了北陆壮剧的主旋律,即变平调为正调;音乐伴奏从只是拉主线发展到合唱。
1806年,黄到隆林县龙河、来也等地传戏。他还是田林县半间、巴度、平塘剧团的团长。晚年还到隆林县冷水,在云南富宁县那良屯教戏曲。
曾在歌剧团立有“黄导师”牌位。第七代艺人黄永贵的手书《太傅》也将其名字排在了首位。
“创始人”廖法伦是田林县旧州镇杨白屯人。从8岁到14,他天天学习,偷书,抄戏书。15岁拜黄为师学戏。20岁时,他学习了道教。24岁,既“戏”又“道”。有了这些知识,北陆的壮剧《太傅》就诞生了。
廖法伦主张祭师传,唱戏不忘祖。在艺术上,他会讲剧,会教剧,会写剧。曾编导过《农高智》《替身南蛇精》《移植木兰从军》《东探西探》《三个条件下的南探》。
唱杀鸡调是廖法伦创作的,从此成为北陆壮剧的习俗。戏班每次开阖戏台,都是为神仙杀鸡,念“太傅”。这种做法已被中央白,半建,市府,何农,南河和平塘剧团效仿。
廖法伦还塑造了大调、正统调、服饰调、占卜调、八仙调、唐生调和民歌调。
“师傅”杨炼是旧州镇那都屯人,杨柳莲的后代。年轻时曾赴拜黄、廖法伦为师,带回杨柳莲传世的旧剧本。
杨炼擅长道教,并增加了太傅。祠堂牌位立于内台,社神灵位立于台前。演出时,昼夜供烟,弟子诚心奉上,保村平安,唱功顺畅。
杨连泰的规定很严格。戏没演完之前,演员不能擅自上下。这出戏演得很好,群众评价很高。当时因为地方戏少,他亲自去南宁买小说改编成剧本。
由杨炼改编,有《两个李子》、《仁宗不认母》、《五岁生日》、《包公之谜》等。先后在柏杨、九洲、那都演出,让观众哭笑不得。不久,他应邀到各地讲戏,先后去过本县的纳溪、玛琅、板间、隆林四县,哲朗、冷水、罗威、隆浩、来也,其中沙里住了四个多月。
绰号“全师”的黄永贵,8岁开始学习,22岁去南宁应试,36岁在八桂乡平柳屯教戏曲。他从小就喜欢地方戏。他曾师从廖法伦和杨炼,白天学习,晚上学习戏曲。
黄永贵去南宁赶考时,迷上了雍戏,弃名而去。他每天和每次去剧院都坐在他的旧座位上。他被雍戏曲家雷发现并收为弟子。
黄永贵师从雷学了3年戏剧,学好了各种手艺,学会了画戏服,临摹了64个剧本,买了一把扬琴,1880年回到田林,在第一次组织了“万和班”,模仿永戏。因为唱腔不同于白话文戏,演员学不好,群众听不懂,戏班也走不下去了。他不畏艰难,到旧州与商人和居民商议,得到了当地粤东会馆的支持,以广东街为重点,成立共和班,唱咏戏。因为演出中的唱腔夹杂着外语,群众就把他们的剧团叫做“土汉班”。
1887年,土汉班应邀赴梧州演出,历时半个月,达到巅峰。回国后,他在百色、李乐、潞城和九洲演出。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我们不照搬邕剧,只把邕剧的精华融入地方戏曲。
地方戏以前只擅长文戏,教武功的是黄永贵。地方戏之前只有四把二胡,引入打击乐和扬琴伴奏的是黄永贵。地方戏的唱腔多是离板,黄永贵改成了离板;各行各业的表演节目和地方戏的步法都经过黄永贵的提炼,技巧大大提高,特色更加明显。
黄永贵特别喜欢武术,曾在《孙悟空的诞生》中扮演孙悟空,《木兰从军》中扮演国王,《薛三次从军》中扮演薛,在《侬》中扮演侬。
演出中,黄永贵在前空翻、后空翻、空中三翻、掉下舞台、再次跳上舞台、从中间幕布跳下等动作都十分出色。,从而获得了“土里飞”的美誉。
据说黄永贵一生教过30多个剧团,包括九洲、半间、何农、南河、平塘柳池、柳下、那碧、巴马、弄瓦、巴度、弄潭、八桂、巴江、李哲、李乐、钟平、百大、七花、平甸、刘萍、广西田林县八车等。此外,隆林县还有沙里、遮浪、岩茶、冷水、罗威和南郊。百色县昌平、白港、柘家;在贵州省册亨县乃颜、八大、阳后,再上河,教团风、柘龙、板湾、板坝等戏剧班。
1890年,黄永贵到云南富宁教戏曲。后来在百色县支教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死在巴江屯。
黄永贵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北陆壮剧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樊梨花”黄福祥是黄永贵的第三子,北陆壮剧名师。他自幼随父学戏,进了三个武术班学习拳击。师从当地武术老师,德保武术老师,贵州武术老师。
黄福祥15岁开始继承父业。16岁时,随父亲绘制服饰,正式登台演出。由于功底深厚,他一生多才多艺,丹、文、武样样精通,唱、做、读、玩样样精通。他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技巧,还创造了新的程序。他是地方戏艺术规则的集大成者。
黄福祥演的是充满谋略、忠义、善良、机警的《农》,演的是雅布的《风雅之歌》。这些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尤其擅长吴丹。
黄福祥的武功多种多样。三个人跳下讲台,从零开始拿着刀,拿着棍子拿着两刀,刀对刀,枪对枪,打了三次,一次,四次。他演过花木兰、穆、、,因其精湛的文笔被群众誉为“樊梨花”。
黄福祥集前人之长,创造出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表演细腻、生动、健美,特别注重艺术美、动作花式、变化多端。他的花扇动作刚柔并济,活泼灵巧,动作乖巧,手腕技巧运用十分娴熟。
黄福祥的正反手扇法,旋转切,扇在牛角胸上,别有一番风味。一扇接着一扇,让人目不暇接。他的唱腔大多简单朴实,都是对调唱腔,但他可以根据不同的剧情对传统唱腔稍作改动,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效果显著。
黄福祥年轻时声音甜美柔和,台词悠扬缠绵,注重用声音表达感情。他的一些唱腔听起来很耳熟,但是经过他的打磨,很迷人,很清新,听的人总觉得腔很美。
黄福祥不仅学习表演艺术,在舞美和伴奏方面也不断创新。他每到一个地方教戏剧,都是从省钱开始,给当地剧团画戏服;一旦戏剧教授完毕,你就可以穿上戏服上台表演了。中年去南宁参加一个艺术比赛,得了“龙凤”的称号。
马鼓胡,地方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弹半反线。为了加强表现力,黄福祥将其改为“全反线”伴奏,引人入胜。在演唱上,他没有原地踏步,创造了积极的慢板、小丑调等唱腔。
黄福祥一生致力于壮剧事业,先后在刘萍、李乐、九洲、柏文、七花、百达、巴度、八车、者来、刘丹、巴修、王屯、东健、东农、白峰、冷屯、小榄、者云和田林县门屯等地工作。先后在梁娜、邓河、富宁县萍萍等地执教过20多个剧团。
20世纪初,黄福祥到九洲筹办洛阳剧社,组织女演员参加演出,一个舞台上有名的角色。一起学习琢磨,台下学习,台上实践。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排演了《两次南下》、《三次南下》、《仁宗不认母》、《包公怒叔王武》、《六将军》等剧目。
后来黄福祥经隆林县去贵州演出。我去隆林县沙里时,和当地的黄剧团一起演出,然后又巡回演出,讨好贵州和阳坝。
20世纪初,黄福祥和他的兄弟黄复兴被邀请到云南省富宁县那吉村和邓河村教授戏曲。已经过的声腔,剪过,穿过,调过,预测过牙,喊过。剧目有《三母教子》、《从官上任》、《两个李子》等,口碑极佳。
黄福祥带了很多徒弟,其中卢福海、管克俭比较有名。卢福海专门演丹丹这个角色,至今经久不衰。黄福祥将临摹的36个剧本交给了管克俭,勉励他为地方戏终身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黄福祥仍决心传播戏剧,参加了历次文艺演出。1955年编辑《鲤鱼姑娘》,获县表演奖。后与韦唯改编《百鸟服》,参加在南宁举行的桂西彝族自治区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65438-0956在右江壮剧团任艺术总监。
后来,黄福祥回到田林,当了县文艺学校的老师。其间,他编创了现代戏《甘》并参加了区域性业余文艺演出,获得成功。当时《右江日报》发表评论,热情赞扬,还发了《人民》编辑黄福祥的采访。
“代课老师”黄是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平柳屯人。他是第八代艺术家黄福祥的儿子,第七代艺术家黄永贵的孙子。北陆壮剧十代艺人中,有“三代艺人一家”的传说,意思是他们家世代相传。
黄21岁时开始随父求学。因为平时暴露,学戏剧的时候可以直接上台表演。除了萧声和肖丹,剧中其他角色都可以演,尤其是小丑和店主。
当时,黄不仅在本屯演出,还在鹿城乡八桂、花园、班图、岭屯、小榄、弄都等地演出。黄从1962回老家后至1973,先后任村支书、党支部书记。期间组织并参与剧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
改革开放之初,黄亲自组建新剧团,开始传播艺术。他会教文学剧、武侠剧和乐器,会画服装和道具。他去过家乡的巴木、杨公、小榄、灵屯等地传教,连续两年去云南,每次半年。
由于学习时间较晚,黄芳的声学学习时断时续,所以祖先和父母的很多技艺都没有学到。我的父亲有超过65,438+000份由他的祖父母保存的手稿,因为家里的火灾,这些手稿都被烧毁了。后来父亲创作的几十部戏都给了同行,所以他排练的戏都是从故事书里移植过来的,有《田》、《观音寺惠母》、《女卖男》、《一枝花》、《三妻二状元》、《三夜明珠》。
不仅如此,黄还创作了《采花曲》、《十二月花曲》、《姊妹曲》、《牡丹花曲》、《贺岁曲》、《祝酒曲》、《欢乐曲》、《音乐曲》等。从传统的9首曲子到36首。使北陆壮剧的音乐更加丰富,有文板,有武打,有音乐,有悲凉。加强了舞台氛围和艺术感染力。
黄虽然研究戏剧较晚,但在戏剧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而且能够传承和不断发扬民族文化艺术,被凌屯业余剧团授予“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的荣誉旗帜,技艺得到群众认可,被授予第九代艺术家“师徒”称号。
“新老师”柯克坚是梨洲乡百大村人。他从小就喜欢壮剧。8岁随父学吹葫芦吹胡子,9岁陪他上台,65,438+00岁学表演,65,438+02岁拜黄福祥为师。
1953至1954,黄福祥应邀到田林县文化馆教授戏曲,排演《百鸟服》。关克俭上初中,晚上经常来学话剧。1963年,黄福祥因病在百色地区医院住院,管克俭多次探望。黄福祥深为感激,送给他36部剧本。其中有《太平春》和《太傅》,这是康熙年间编的一个平调唱部。
为了继承北陆壮剧的艺术遗产,他除了向黄福祥取经外,还自费去了田林县的旧州、八桂、巴度、定安、板桃等地。道隆林县沙里、者郎、西林县那老等剧团走访老艺人,了解了大量的戏剧和表演艺术,掌握了历代艺人的传承历史,为研究北陆壮剧起源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由于艺术成就,1960年,何可健被右江壮剧团吸收为演员兼音乐人。黄福祥得知这一情况,考虑到没有继承人,便要求壮剧回到家乡教壮剧。于是,管克俭毫不犹豫地告别了右江壮剧团,回到田林专心演戏、教戏。
关克俭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大量的壮剧音乐。北陆壮剧只有九个唱腔。即大切、穿衣、纠错、杀鸡、预测牙、八仙、升堂、喊板、怒板等。,而且曲调比较简单。在此基础上,管克俭又有所创新,将正调原有的唱法加入到正调连接板、正调中板、正调倒板、正调高板、正调慢板。
在间奏音乐方面,管克俭新创作了《夜触调》和《第二场》,即《冷台调》。改变了依赖幕后歌词的习惯,大大提高了剧本质量,提升了舞台艺术。
多年来,毕克俭创作和改编了《贻贝姑娘》、《田子敬》、《双钉》、《定情花园》、《白美莲》等30余部戏剧,为北陆壮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几十年来,为了把北陆的壮剧传下去,管克俭历尽千辛万苦,为把壮剧传到农村而努力了很多年。为了田林对善和百达翡丽的爱;百色的唐兴、王迅;云南省长社;贵州省的阳坝等三个省有33个剧团。
云南长社剧团赠送的横幅上写着:
香花在广西,先放在云南。
贵州省中坝赠送的锦旗题词是:
艺海栽培,桃李飘香。
晚年的管克俭仍然活跃在农村文艺舞台上。他表示要把余热奉献给壮剧艺术,让这朵民族文艺山花更加绚丽多彩。
总之,壮剧艺人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壮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广大群众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