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及其音乐文化内涵

蒙古族民歌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许多方面自然与其他民族的民歌有一定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这是我区音乐文化的优势。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民歌和蒙古族的历史一样古老。

“蒙古高原上出现的游牧部落,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喜怒哀乐,胜败起伏,往往都寄托在音乐的语言上。”在这些“音乐语言”中,只有民歌与人们的生活最为贴近和直接,始终伴随着一个民族历史兴衰的整个发展过程。

虽然蒙古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吸收了许多民族的音乐财富,但他们从未抛弃或淡化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相反,每一次音乐改革的结果,总是让本土音乐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古老的蒙古族音乐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在民歌的汪洋大海中,像蒙古族这样大量的古老民歌流传至今也是罕见的,这无疑是现代音乐家的一大幸事。蒙古族人民在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坚定地“坚守”着自己原有的音乐文化形式,这似乎是对我们的一种启示。

大多数具有独特唱法的蒙古族民歌,如果不熟悉的人只看曲谱,似乎除了一些装饰音之外,并没有太多的特色。但是当你真的听到歌手现场演唱的时候,你会很惊讶,不会相信你看到的音乐。秘诀就在于独特的发声方式和唱功。

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体系中,“诺古拉”技巧最具代表性。“诺古拉”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回头”、“转身”的意思,其汉译一般是“弯音”的意思,在音乐演奏中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装饰色彩。

除了“诺古拉”唱法,长调民歌唱法体系中的“柴如拉胡”(真声)、“舒日嘎”(假声)等高音唱法,也使蒙古族民歌在唱腔音色、动态变化、虚实对比中充满无限魅力,形成独特的音色和穿透力极强的音质,犹如大自然的声音在草原和白云间摇摆,使曲调放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蒙古族民歌集是一部蒙古族文化简史。从原始狩猎时期到草原游牧生活,从政治、军事、宗教信仰到民风民俗、生活状况,都记载在蒙古族民歌中。如果把不同时期的民歌作为“点”,就连成一条蒙古历史轮廓清晰的“线”。从游牧民族中诞生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到第一部蒙古历史巨著《蒙古秘史》的问世,都从未离开民歌的影响,《蒙古秘史》中民间歌词的语言节奏魅力足以证明这一点。

蒙古族民歌是北方草原文化的“活化石”,蒙古族文化的载体可以说主要依靠民歌。这种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范围之广,包含的情感层次之丰富,包罗万象,为世所罕见。

情绪内向而又抒情的蒙古族民间有很多这样的谚语:“牙掉进肚子里,胳膊断了藏在袖子里。”这种内向也体现在蒙古族民歌乃至整个艺术审美观念中。

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粗犷豪放”的性格,总体上有所了解,但对他们“感情细腻、善良忧患”的另一面却知之甚少。如果说粗犷豪放算是外在性格的话,那么善良和忧患就是内在性格,这种阴阳正好互补。这种内在性格更多地表现在蒙古族的音乐艺术中,因此,不难理解蒙古族民歌“慢、快、少”的表象,而“长调”歌曲内在抒情表达方式的形成是必然的。

这种情感内倾的民族性格不仅体现在民歌旋律形式的表象上,也体现在歌曲内容的深刻意蕴上。这一点在《林超多》、《宴歌》、《乡愁歌》等长调民歌中可以清楚地理解。歌曲内容的深刻性与音乐形式的抒情性的完美结合,使蒙古族情感的内向性艺术地呈现在民歌中。“长调”民歌更善于表达和发挥内向情绪,甚至已经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