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著作中对墨家的"爱"的思想提出了批评

《孟子》对墨家的"爱"的思想提出了批评。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交相利”,是要利益的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孟子因此批评墨家的“兼爱“是“爱无差等“。

兼爱: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兄慈、子弟孝、尊长友、年幼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思想,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译文:杨朱为我是无君,墨氏兼爱是无父,没有君也没有父亲,是禽兽。

扩展资料:

儒家孟子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儒家的仁爱环境是社会处于一个有序的秩序之中,“礼乐有序”。在有序的社会礼制等级中,每个阶层遵守每个阶层的“礼”,不能有僭越,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出发,更是从上层的统治阶层出发,当然这和儒家理论代表的社会阶级利益有直接的关联。

而墨家代表的普罗大众普通的社会阶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讲求兼爱、非攻、节俭等,墨家的爱更倾向于“爱无差等”,从每个普通人民的自身出发,所以在儒家看来这种“爱”更自私。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爱在当时的春秋战国都属于显学,墨家的从受众角度来说,更符合普通人民的欢迎。

宋明以来至今,学术界多持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爱无差等“的对立。

但是孙诒让《墨子闲话·墨家诸子钩沉》据马总《意林》辑录《随巢子》(墨子弟子)的材料认为,随巢子在论述“兼爱“时说“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即有亲疏的差别,但没有被拒绝的;有先后的差别,但没有被遗忘的。

百度百科-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