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听力的思考
可惜的是,近年来,在灌输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似乎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这个词,甚至很难对孩子用心听有合适的要求。“脏水泼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在一些活动中不注意听课的坏习惯。事实上,这不仅影响活动的质量,还会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影响孩子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工作。
以下是下学期小班语言活动《棉花糖》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儿歌里说的是什么?和我旁边的孩子说话……”我还没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讨论。我的后半句已经淹没在孩子们的声音里了。我怕孩子们没听清楚请求,就提高声音重复了后半句。我在参加一些小组讨论的时候,发现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听到老师要求的后半部分。
(分析:孩子们在听到老师的要求之前就展开了讨论。表面上熙熙攘攘,实际上不符合老师的要求。)
片段二:小组交流时,我问小朋友:“变,变,变,棉花糖变了什么?”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手。其中,汪玉凯回答了这个问题:“小白兔,小熊,嗯——”汪玉凯停顿了一会儿,在思考。这时,有几个孩子举手喊道:“鸡!小猫!鸡肉!小猫!”汪玉凯尴尬地看着我,嘀咕道:“哦,鸡肉!小猫!”坐下吧。
(分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汪玉凯只做了短暂的停顿和一点思考。其余的孩子没有耐心听,匆忙代替他回答。事实上,这等于剥夺了汪玉凯思考和回答的权利。
右边。)
第三段:拓展话题时,想让孩子说说棉花糖会变成什么样子,要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盛丹说:“变,变,变,棉花糖变老鼠。”几个小朋友回答后,我看到周晨很积极的举手,我就请他发言。他说:“变,变,变,棉花糖变成小老鼠了。”此语一出,有小朋友说:“我刚说了!”周晨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听见。”
(解析:周晨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没有认真听。结果他反复回答。)
教学反思:在平时的活动中,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和培养不够重视。“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关键,也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力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听力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日本语言教育者的实验证明,胎儿从一开始就有听觉。由此可见,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训练孩子的听力是非常有效的。正如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所指出的,0~3岁是潜意识吸收的时期。这期间,孩子的学习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只要配合敏感期准备充分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启动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学习就会一步步向前。
看来,重视小班幼儿“听课习惯”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听力习惯呢?我们尝试了以下方法:
第一,经常听——用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新小班的孩子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老师要花很多精力。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是反复的。因此,要培养小班幼儿“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努力营造适合幼儿“听”的氛围,给幼儿“听”的心情,激发幼儿“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听”的质量。
据专家介绍,儿童在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大脑最灵活的时间是在早上10和下午3点左右。为此,我们在这两个时段安排了常规的听力活动。聆听活动融合了音乐之美、语言之美、文学之美、形象之美。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一边看相应的图片,一边反复听生动形象的故事;听对比明显,情节生动的音乐,这种音乐还配有生动的故事介绍。教师
要善于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感受这些美。比如,当优美舒缓的间奏音乐响起时,让孩子像娃娃一样轻轻抚摸绘本;当欢快的音乐响起,老师们拍手,和孩子们一起行动;让孩子学会大声放羊,喊“狼来了”!体验故事中人物情绪和语气的变化;让孩子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感受插图中生动可爱的形象。总之,让孩子满足于美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倾听。
二、游戏中听——孩子边玩边听。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往往只关注游戏过程,而忽略了老师的要求。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专门培养幼儿听力的游戏,如体育游戏我是葫芦娃,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音乐游戏黑猫警长破案,角色游戏兔子乖乖,汪汪看家,传统游戏猫和老鼠等等。显然,这些游戏中的人物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对象和偶像,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游戏中巧妙地将“耳朵”作为玩具,游戏富有儿童特色,趣味性强,有一定的角色和情节,让孩子百玩不厌,倾听习惯得到充分培养。
第三,听课——使用电话录音法
有些老师经常对这件事感到困惑:课堂上的“孩子抢嘴”真的是孩子主动用脑的表现。我们应该阻止它吗?停下来,多多少少会消磨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不加以制止,孩子就会养成抢嘴的坏习惯,不尊重别人,学不会别人的知识,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为此,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采取了一些有趣的方法,迫使他们改正抓嘴的坏习惯。“电话录音法”就是其中之一。以下是来自小班购物活动“买冬装”的活动片段:
作为母亲,老师带领孩子“开车”去服装店买围巾、帽子和衣服。孩子自己选择衣服,最后以“喊爸爸”的形式组织集体交流:
(1)接电话。
妈妈:谁打来的?让妈妈来回答。你好,请问你是谁?
录音:“我是爸爸。我现在在上海。我非常想念你。孩子们冷吗?”
妈妈:“没有,我今天带他们去购物了。”
录音:“真的!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买了什么?”(儿童自由辩论)
You1:我买了一件衣服,上面有一只小猫。
年轻2:买了一条围巾,围在脖子上很暖和。
少年3:我买了一顶有耳朵的帽子。
录音:“哦,这么多孩子在一起说话,爸爸听不清楚。我该怎么办?”(让孩子思考)
妈妈:那我们把我们说的话录下来给爸爸,好吗?
(点评:孩子挣扎着表达自己,告诉爸爸自己买了什么冬装,但他能很强的控制自己,能专心听同伴说话,有时还能帮助同伴纠正错误!)
(2)儿童录音。
妈妈:谁来告诉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什么?
先把2-3个人的话录下来,然后放给大家听,进一步激起孩子认真听讲、积极交流的兴趣。
“电话录音”的方法巧妙地培养了孩子的倾听习惯,形象地迫使孩子养成控制自己、轮流交流、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在活动中,老师的要求转化为孩子的需求,比如学一个字,把说话诚信的要求全部隐藏起来。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共同生活的快乐,师生关系、同伴友谊、分享快乐、共同经历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另外,孩子听力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我们大人的榜样和家里的配合。
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老师是孩子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说话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带头听,千万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做别的事情。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要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言语给予恰当的评价。
第二,细化要求。以前一直要求孩子认真听讲,但是什么才算认真听讲呢?孩子对此有模糊的认识。老师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详细的要求。听的时候,眼睛要盯着老师或演讲者。
如何形成家的合力,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家长花园等形式,宣传好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听力,让家长知道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拼音、做计算更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倾听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倾听是事业成功的前奏。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开始上课就注重孩子听力习惯的培养,及时敲开他们听力的大门;我相信:这些孩子明天一定会成为祖国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