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歌曲的特点
狭义的中国民乐是指汉族音乐,简称“民乐”。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有更多的风格和内容,如藏族音乐,蒙古族音乐和壮族音乐。
俄罗斯音乐
俄罗斯音乐旋律优美,对中国音乐影响很大,比如歌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三套车》、《山楂树》等等。
藏族音乐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优美、宽广、悠扬。藏族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最著名的佛教音乐是喇嘛唱的无颂旋律。
藏族民歌嘹亮,听起来像一片辽阔的高原蓝天,曲调悠扬,但也以五音为主。歌舞形式有“郭和声”和“郭卓”(郭庄)。藏族音乐的一些元素被汉族和西方音乐所吸收。一些汉族作曲家模仿藏族音乐的特点,创作了一些歌曲,如“参观新城市”和“青藏高原”。近年来,西藏的藏族歌曲也融入了其他音乐元素。除了主要演唱中文歌曲的蔡丹卓玛和韩红外,还有许多着名的藏族歌手,如荣加、亚东和琼雪卓玛。
在正剧方面,传统藏戏《格萨尔王》得到了挖掘和演出。
满族音乐
中国的东北和北京居住着满族人。满族最著名的民间乐器是源于清朝的八角鼓。满族摇篮曲《悠悠扎》等作品非常有名,经常被现代汉语翻唱。
蒙古音乐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长调》里有很多无意义的谐音词,拉长了唱腔,有草原的风格。最有特色的乐器是马头琴,一种弦乐器,因琴柱上通常刻有马头装饰而得名。
壮族音乐
广西是壮族聚居的地方,是民歌的故乡。年轻男女经常唱反调。甚至有人说,壮族人唱歌的时间比说话的时间还多。壮族民歌与汉族民歌基本相似,以五声音阶为主要特征。歌词有明显的对仗格式,内容通过符号、比喻等手段表达,重在生活中的交流。有时歌词还会引用中国的古典故事和典故。在电影音乐剧《刘三姐》中可以看到壮族音乐。
傣族音乐
傣族音乐类似于南亚的缅甸、泰国的音乐风格,曲调柔和。典型的乐器是葫芦丝和象脚鼓,葫芦丝特有的音色一演奏出来就是傣族音乐风格。
纳xi古乐
纳西古乐是云南丽江纳西族老人演奏的音乐。据说是明朝时从中原传入的。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不多,所以一直以原汁原味流传下来。现在只有一批老人乐队能演奏,正在培养接班人。是中国14世纪音乐的活化石,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侗族音乐
董的《打歌》是中国唯一采用和声的民歌体系。基本就是女声,无伴奏合唱。各部分声音的和谐非常和谐。它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维吾尔音乐
维吾尔音乐基本上是中亚音乐风格,非常注重节奏。有了铃鼓,可以演奏几十种不同的节奏。主要乐器是杜塔尔和热瓦夫,最大的是冬不拉。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音乐,包罗万象,是许多民间音乐的源头。
塔吉克音乐
塔吉克音乐和汉族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善用半音,旋律委婉多变,如山鹰之唱。最典型的是作曲家雷振邦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的歌曲,这首歌曲完全运用了塔吉克民歌的旋律。
韩国音乐
韩国的音乐和朝鲜韩国的音乐基本相同。主要乐器是长鼓和古筝,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筝。比现代的筝小,演奏方法也不一样。它是在坐在盘子上的膝盖上演奏的。音乐旋律有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