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爱乐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简史2004-2009

七间

命令

人文爱乐合唱团在2004年之前的发展简史,我在五年前的文章里已经描述过。从2004年开始,合唱团发生了很多事情,一段时间后有必要再次回顾和反思。与2004年之前相比,合唱团的主要任务是理顺人事组织。2004年后,合唱团充分重视合唱艺术,围绕合唱团的各种外部制度变化被一些内部的小变化所取代,更加难以准确完整地描述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

一、走进真正的“合唱艺术”(2004.9-2005.338+02)

由于人文学院的分校,人文爱乐合唱团成为了校级合唱俱乐部。这种变化虽然给合唱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也赋予了学生在社团组织中更大的权利。2004年春天,湖北省合唱协会下属的几个高水平合唱团在武汉大学梅园操场演出,让人文爱乐真正接触到了湖北省最高合唱水平,认识到了自身水平的差距。合唱团以此为契机,加入了省合唱协会,为以后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5月22日的《金云安眠》专场演出后,合唱团下定决心,以后所有由工作人员录制的音乐都要排练一遍,采用定音点名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锻炼成员的音准意识,同时也扩大了曲目的选择范围(尤其是来自国外的一流曲目)。2004年暑假,合唱团举行了第一次暑期集训。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成员们进行了发音、呼吸、读谱等方面的训练,还尝试编曲了《哈巴那琳达》等作品,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004年春天,合唱团进行了一次招募,但这次招募无论从组织还是规模上都不正规。2004年9月,合唱团正式面向全校招收2004年新生。新生要么通过食堂门口发传单现场报名的海选模式,要么通过现有合唱团成员的推荐,然后在固定地点集合面试。面试分为自我介绍、模特演唱、试听、选歌等环节。试题的难度也随着新生的能力而变化,以至于只有不到5%的学生被录取。被录取的学员很快成为合唱团的主力,合唱团也在以后的排练中不定期开展各种考核和PK活动,保证每个合唱团的训练水平。

2004年下半年,合唱团没有进行任何演出,而是专注于团队的内部建设。2005年,合唱团代表武汉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得湖北省一等奖。5月,生物科学院报告厅上演了一场现代音乐专场,得到了全校合唱爱好者的良好反响。

经过一年的训练和摸索,合唱团的成员们终于体会到了合唱艺术和唱歌这种群众性活动的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唱”,一般是指参与人数较多,能够调动群众情绪的演唱。其目的更多的是抒发感情,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合唱艺术需要的不仅仅是歌唱。除了准确处理音准、节奏、呼吸、咬字、发声,还需要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歌曲的意境,这比唱歌要高得多。作为一个高校合唱团,在艺术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那么如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提高自身水平就成了合唱团发展的主要任务。

虽然合唱团已经明确了合唱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但是应该排练什么作品还是个大问题。国内公开出版的合唱总谱集仍然达不到真正的合唱艺术歌曲的标准,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得到一个合适的总谱。这时,加入省合唱协会带来的好处就逐渐凸显出来了。通过合唱协会这个平台,人文爱乐逐渐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田教授及其指挥下的天空合唱团取得了联系。天空合唱团此时已经在国内合唱圈小有名气。他们给人文爱乐提供了很多高水平的乐谱,在具体的排练中也给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通过观摩天空合唱团与美国哈丁大学、奥古斯塔纳大学合唱团、德国德累斯顿无伴奏合唱团的交流演出,人文爱乐的成员们领略了国外高水平合唱团的高超实力,极大地鼓舞了成员们提高自身水平和实力。

二、参加“世界合唱比赛”(2005.12-2006.7)

参加世界性的合唱比赛当然是人文爱乐一直期待的目标。由于天空合唱团参加了2004年在不来梅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运动会(现更名为“世界合唱运动会”),而第四届比赛在厦门举行,可以大大节省报名费,因此合唱团决定准备比赛。但是下定决心后,大家都觉得很难。人文爱乐乐团的水平离天空合唱团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从未参加过国际比赛。它对国际主流合唱曲目和合唱风格一无所知。文章如果文不对题,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挫伤委员的积极性。不过这个顾虑很快就被成员们的热情化解了。本来奥运会的精神就是重在参与,所以参加比赛本身就是一个提升的机会,得奖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达成这样的共识后,合唱团开始了忙碌而漫长的一年的准备工作。

总的来说,赛前准备比较乱。结合自身特点,合唱团选择了难度大、竞争激烈的黑魂歌和混音室两组。直到报名截止前的最后三个月,合唱团才收集到所有的乐谱,很多曲目的排练都远远落后于计划。许多成员担心排练的进度。好在合唱团的预赛获得了武汉前辈和全国音乐界的全力支持。田老师对人文音乐和排练提出了很多建议。省合唱协会主席老师和夫人林多次亲自参加排练。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艳老师在最后的训练中也给了合唱团很大的指导,并在赛前给了成员们很大的信心。成员们在排练中也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五一和7月上半月的暑期集训,虽然辛苦,但也让队员们从水平的提升中感受到了快乐。

比赛经费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世界大赛在国内可以省不少钱,但是只有5000元的报名费,让合唱团很难长期待下去。由于是学生自发组织,团务组不清楚成员愿意承担的食宿费数额,所以不敢估算整体经费缺口。这时,恰逢刘道玉老校长的回忆录《一位大学校长的自白》出版。在这本书的封底,留下了刘道玉基金会的联系方式,集团事务团队与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另一方面,在多次与人文爱乐团体事务组的学生沟通,并实地考察了人文爱乐的排练情况后,基金会对合唱团的发展非常肯定,决定以5000元的报名费赞助合唱团。之后合唱团得到了部分成员的个人赞助,团内成员也表示可以负担去厦门的食宿费用。在厦门比赛期间,他们得到了武汉大学厦门校友会的支持,经费紧张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2005~2006年,人文爱乐乐团举办了两次正式演出。第一次是2005年6月底人文爱乐6周年庆典+01。本次音乐会还承担了厦门初赛录制任务,二是2006年6月+0日与湖北歌剧舞剧院爱乐合唱团的交流演出。当然,这场演唱会也是去厦门之前的剧目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与省宋爱乐乐团的交流演出,也开创了后来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唱团互相交流的先例。最终人文爱乐乐团获得了混声室内复赛决赛金奖和厦门黑魂歌复赛银奖,应该说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三。广泛的交流和学习(2006.9-2009.438+02)

世界合唱团运动会的获奖,从外在形式上证明了合唱团有一定的实力,但合唱团的真实水平必须通过反复的表演实践来提高。从厦门回来后,合唱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学习。由音乐台著名主播阿申主持的湖北图书馆合唱团,是厦大回归后人文爱乐的首场音乐会。节目的录音也在当晚的阿申爱乐播出。利用省合唱协会这个平台,人文爱乐也学到了很多。2006年底,人文爱乐乐团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参加了湖北省合唱协会主办的学生合唱交流音乐会。自2007年以来,省合唱协会会长先生和夫人林先生多次亲自指导人文爱乐。通过王老师的排练和林老师的声音训练,成员们在理解乐谱、控制音高和节奏、提高声音和情感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武汉音乐学院的朱步溪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的王艳教授也给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两位教授曾多次到合唱团排练现场指导排练,合唱团有幸与朱不西教授合作朱不西教授指挥的专场音乐会。

人文爱乐除了认真向合唱音乐界的前辈学习外,还与其他合唱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武汉大学常青树合唱团是由武汉大学退休教师组成的老合唱团。他们对武汉大学学生组成的人文爱乐乐团情有独钟。除了与人文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还多次为人文提供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排练场地。省歌爱乐合唱团是老师和林老师亲自指挥的合唱团,人文也与他们有过交流和演出。黄石爱乐乐团是省作协另一个活跃的合唱团。人文曾在省歌舞剧院与他们同台演出。2008年,“五一”人文也到黄石市铁山区与黄石爱乐乐团交流。2008年3月,人文爱乐乐团接待了到访武汉的香港合奏艺术团,并与其进行了交流和演出。一年后的2009年7月,人文爱乐乐团重返香港,与香港合奏艺术团在香港大会堂同台演出。

随着合唱团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逐步提高,人文成员的构成和训练方式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报名踊跃,成员们的基础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都能熟练的读谱。大部分都有相当不错的乐器基础,有的甚至能演奏多种乐器。通过聘请声乐指导老师(如声乐顾问叶自强),合唱团尽力弥补成员在嗓音方面的先天不足。2007年秋,应大多数团员的要求,人文学科增加了每周一次的日常排练,大大增加了排练复杂作品的可能性。在这三年中,人文爱乐尝试排练了许多不同语言和风格的合唱作品。合唱团也尝试用合唱、二重唱、团唱的形式来改变和演绎这些作品。通过大量清新、风格各异的作品的排练,成员们对合唱艺术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0时间,世界合唱比赛将再次在中国举行。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开始为在绍兴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做系统的准备,力争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第四,内部管理

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当然是一个社区所追求的目标,稳健的内部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人文爱乐的发展,内部管理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人文爱乐自自组之初,就担任合唱团团长、艺术总监等职务。合唱团领导通常负责演出期间的内部纪律和场地后勤协调,艺术总监则负责排练等业务事宜。团长任期一般为一年,特殊情况下可以连任。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尝试了群务组的制度。代表团(组)团长以下是音长。原来的声部部长只是在合唱团担任上传岗位,但是在实际训练中,逐渐发现声部部长对合唱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声音部长逐渐负责试听的排练,声音的基本音准节奏,声音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随着人文爱乐乐团的逐渐成熟,一批批优秀的成员加入了联盟,能够担任音长的候选人也逐渐增多。很多热心的同学自告奋勇,声部长不知不觉就成了合唱团的骨干,排练效率大大提高。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五线谱的要求,合唱团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位——音乐总监。音乐总监负责乐谱的存储,简谱到五线谱的转换,声部的MIDI制作。设立这个职位的初步考虑是个别成员在读谱上还有困难,需要彩排的帮助。但随着合唱团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积累作品的增多,音乐事务的管理也逐渐变得简单起来。从2006年开始,合唱团设立了财务主管一职,不仅管理日常开支,还负责制定外出比赛、演出时的预算。财务主管一般是经管学院(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同学,人事和财务的运作方式独立于团长(团务组)。在每次招收新生的宣传和学校的公开演出中,合唱团都要制作各种各样的海报,所以海报制作就成了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海报设计虽然不局限于专业学生,但普遍倾向于城市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型活动结束后,一般会有同学负责给学校的主要媒体写信。通过以上的内部管理,合唱团为众多成员提供了锻炼能力的机会,既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也通过分权和责任的方式达到了稳定合唱团管理层的目的。

动词 (verb的缩写)基金顾问的支持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得到了刘道玉基金会的支持。刘道玉老总统一直希望用这个基金会的资金来鼓励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人文爱乐自发的、探索性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基金会的精神。自2005年底收到合唱团的求助邮件以来,基金会的老师们一直积极与合唱团沟通,并多次肯定合唱团的发展。前两年左右,基金会对每次大型比赛演出都采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基金会设立了支持人文爱乐乐团专项基金,提高支持金额,接受公众监督。有了这笔资金,人文爱乐乐团的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香港进行了演出,在绍兴进行了比赛,从而开阔了团员的眼界,结交了一大批合唱爱好者,提高了合唱团的社会知名度。

还有几位教授在合唱音乐和西方艺术文化方面给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艺术系教授蒋百安一直通过公共选修课“西方音乐文化”和“周末艺术花园”的演出平台推广和鼓励人文爱乐,还举办了庆祝合唱团成立十周年的演出晚会。哲学学院的赵霖教授是周凯的导师,他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研究也通过作品和讲座在合唱团广泛传播。通过介绍,合唱团在香港和台湾省进行了交流访问,使人文爱乐乐团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文教授和台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杜黑先生取得了联系。文教授擅长宗教哲学和音乐文化。2007年6月,与武汉人文爱乐合唱团全体成员进行了深入的音乐文化交流。2009年,人文乐团在香港演出期间,还回访了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台北爱乐乐团的杜黑先生是台湾省合唱团的前身。他充分肯定了人文爱乐乐团。除了安排排练和观摩,他还献上了许多具有台湾省特色的歌曲,使合唱团了解了海峡两岸的合唱音乐和合唱社区文化。

第六,同时期的其他学生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成员来自校内各学院,通过成员对各学院合唱团的推动,各学院合唱团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坚持每年培训的团队从2004年之前的生物、法学扩展到经管、数学、信息管理、外语、化学、中国软科学等学院。,而且排练的曲目基本摆脱了演唱和合唱的范畴,大量合唱作品进入金秋艺术节大赛的评选范围,其中不乏国际合唱大赛中难度级别的作品。各学院合唱团还在比赛前后开展了相互观摩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合唱团的相对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合唱团之间的友谊和联系,高校合唱团互不交流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2007年,人文爱乐和一些大学合唱团开始开展春季合唱表演。2008年后,演出逐渐演变为五院联演,后成为合唱艺术节。

各种院团的蓬勃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人文学科的进步。通过与书院的互动,一些没有被人文面试录取的高水平成员得以进入人文爱乐,增强了合唱团的实力。各学院在提供排练场地、后勤保障、宣传等方面给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各学院合唱团成员也成为了人文爱乐历届演出的忠实观众。随着湖北省合唱协会生物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合唱团的加入,以及五院合唱表演的开展,武汉大学合唱社团已初具规模,受到周边其他高校合唱爱好者的关注。

人文爱乐乐团虽然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社团,但并不排斥其他学校的学生加入。中国地质大学和湖北大学的学生相继成为人文爱乐乐团的成员,这些成员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人文与这两所大学合唱团的交流。此外,人文爱乐乐团还与非武汉高校合唱团建立了联系,如中科大学生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等。北洋合唱团在比赛信息、乐谱便利等方面也给了人文爱乐乐团很大的帮助。这些都为人文爱乐向全国拓展发展视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未来的方向

如果说2004年之前的合唱团更像一个小学生,体现了更多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那么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更像一个有着执着追求的青年学者,更多的艺术和人文气质在她身上得到体现。共青团成立十周年以来,虽然人文爱乐的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与理想状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只有认清自己的定位、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机遇,才能正确找到社团快速发展的道路。

从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来看,首先合唱团接触严格意义上的合唱也不过几年,很难说真正了解合唱艺术的真正内涵,其次由于国内资源的缺乏,合唱团对曲目的选择有限,对曲目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入,导致演出效果并不理想。从艺术推广的角度来说,合唱团的观众多为高校爱乐人士,不太懂艺术的人被拒之门外。所以,如何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普及合唱艺术,确实是一个难题。合唱艺术,虽然是“小众艺术”,但也不是不可以推广。作为高校爱乐合唱团组织,如何利用高校的平台和与其他合唱团的关系,最大程度地普及这门艺术,是人文学科和所有合唱爱好者的艰巨任务。

对未来的设想:公司化应该是组织人文交响乐团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去除功利心,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坚持高雅音乐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更积极地在大学校园普及合唱艺术,应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人才的理念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人文爱乐应该可以借助这一趋势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价值。

附:人文爱乐合唱团历年(2004~2009)主要音乐会及交流演出

2005年5月物理学院现代音乐会

6月165438+2005年10月人文爱乐基金会六周年庆典音乐会;五大角五楼报告厅。

2006年6月与湖北歌舞剧院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赴厦门赴武汉大学人文博物馆正厅演出报道。

2006年6月5438+00,樱花顶尖大学生俱乐部招募新人演唱会

2006年湖北省图书馆165438+10月省地图专场(由阿申主持)报告厅

2006年6月5438+2月湖北省合唱协会学生合唱交流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6年底与武大长青合唱团就武大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交流。

2007年6月纪念金秋艺术节20周年专场音乐会(与生命科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合唱团合办)在武汉大学人文博物馆主厅举行。

2007年6月5438+10月,与洛杉矶中国合唱团、黄石爱乐合唱团、省歌舞剧院进行交流音乐会。

2007年6月5438+2月,人文爱乐乐团八周年庆典音乐会举行,樱花大学俱乐部。

2008年3月与香港合奏艺术团、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交换音乐会。

2008年5月与黄石市铁山区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

2008年6月参加武汉大学五学院合唱团交流音乐会,参加武汉大学人文博物馆正厅。

2008年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参加朱不西指挥音乐会6月5438+065438+10月。

2009年7月与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香港合奏艺术团交换音乐会。

2009年5月,人文爱乐乐团十周年庆典音乐会(第一部分:合唱团)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

2009年6月5438+10月人文爱乐十周年庆典音乐会(第二部分:欢迎专场)丁英大学俱乐部。

2009年6月5438+2月人文爱乐基金会十周年庆典音乐会(第三部分:中国歌曲)五大角五楼报告厅。

6月5438+2009年2月武汉大学新年音乐会合唱专场武汉大学法学院模拟审判

初稿2010年5月

2065438+于2002年6月修改

特别感谢苏小弟对本文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