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反三俗”
午饭的时候刷到“麻园诗人”的《晚安》,特殊的唱腔让我想起gala乐队,除了追梦赤子心,他们还在一首更广为人知的《young for you》,反正都是那个调调,喜欢得奉为神作,不喜欢的嗤之以鼻。评论区有一条的高赞评论,一下把我逗笑。如下
酒后打车回家,车上刚好放的这首歌,心里莫名的难受。和司机大哥闲聊说,我平时啥都没毛病,就是酒后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大哥说,年轻人嘛,花天酒地的正常,上点年纪就会好起来。然后我告诉大哥我尿车上了。
短短百十来个字,开头情绪的铺垫,引入矛盾双方代入情境,最后欧亨利式神转折,再配一个大俗的结尾,很是精妙。
不过有人觉得,这屎尿屁太过俗气,即使能把人逗笑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前两天看新闻说曲艺鞋会又发表倡议书说要抵制为了“笑果”不择手段,哗众取宠的恶俗的相声表演。
不知道这次能抵制到什么程度,十几年前那会都没把那个谦卑的自称相声界的小学生怎么样,更不用说现在的德云社已经如日中天了。
不禁又想起了老郭十几年的相声,《我要反三俗》,把曲鞋的那些打着官腔说着漂亮话全靠吃老本的老艺术家们讽刺的淋漓尽致,确实,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观众评判节目的好坏就是看你好不好笑,一味的说教和倡议能让人买账?《新闻联播》比你香啊。
八九十年代那会,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其匮乏,春节晚会的相声和小品成了时下最受欢迎的节目,也让这些人一度成为全国最幽默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形式出现,抖音上短视频可能用不了5秒钟就能把你逗笑,不改革不创新怎么跟人家比?
其实郭德纲的传统底子相当扎实,十几年前他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创新的元素和这些传统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说真的凭一己之力挽留了相声整体发展的颓势。
虽然他的相声段子出现了很多低俗,庸俗,媚俗的段子,总拿伦理开玩笑,但是大家能感受到这是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你会觉得跟你最好的朋友吹牛就是那个状态。
真正的特别生猛的三俗节目,不知道列位有没有看过,早些年在北方一些农村办红白喜事,请的二人转演员,都是满嘴的黄腔和粗口,表演形式形式也是各种辣眼睛。但也都是为了生存,没有鄙视的意思。其实电视上播出的二人转表演都是赵本山等一系列优秀演员改进后并发扬光大的。
生活本来就是一出滑稽戏,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丑。如果没有触碰基本的法律规章和道德底线,如果有那么一种艺术形式能让你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并让你有类似的感同身受,哪怕是“三俗”,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