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让我们划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工,备课是必然的,备课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一下教案是怎么写的!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1《我们来划桨》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分三段。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绿树红墙环绕的北海公园里尽情欢乐。这种清新、活泼、有节奏、优美的语言特别适合儿童反复背诵,甚至用优雅的曲调愉快地歌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后学习田字格的八个新单词,带着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的兴奋和快乐,懂得珍惜和爱。

学习目标:

1,学习“浪、映、光、凉、静、做、类、排”等词,认识“桨、推、倒、塔、凉、吉、福”等词。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用优美的曲调演唱。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和丰富,知道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幸福,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授课时间:两个小时。

第一类

教学过程:

首先,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为什么图中的小伙伴们这么开心。他们在做什么?

2.让学生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互相谈论他们的划船活动。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快乐的生活氛围。

4、板书题目,点名念“桨”字,全班一起念题目。

5.看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第二,第一遍读课文,认生词。

1,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把难读的单词读几遍,直到准确为止。

2.在同一个地方互相朗读,并帮助对方读出正确的发音。

3.展示生词卡片,通过“划舟”阅读、竞赛阅读、评价阅读等方式巩固对生词的识别。

4.展示短语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等,引导学生正确连贯地阅读。

5.学生自由练习阅读课文,并努力准确透彻地阅读课文。

第三,学习新单词

1.出示写有“波浪、倒影、轻爽”字样的新字卡。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

2.写作时想提醒孩子注意什么?

3.在书上画红色。

4.在笔记本上练习。

浅析《让我们荡起双桨》语文教案二

这节课是一首儿歌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在闲暇之余泛舟北海,其乐融融,表达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

歌词语言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因此,引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阅读是本课的重点。

设计构思

立足阅读,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感知课文内容,体验孩子快乐的课余生活。注重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激发爱国情怀。学唱歌。

3.认识本课的10个新单词。

教学准备

北海公园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光盘或磁带,生词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首先,激发对话,揭示话题

1955年,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诞生,其主题曲《我们划桨吧》世代传唱,经久不衰。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这首歌的歌词。

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读问题。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正确读出发音。

2.画生字,用拼音读几遍。

3.看汉字,自由朗读课文。要求通读全文,不加词,不丢词。

4.同桌互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5.这是一首小诗,有4节。请标明序列号。

6.用书中的插图再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里写的是谁,写的是什么。

第三,以读书促学习,感悟情怀。

1.读完1节,课件展示北海公园的照片,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感受风景的美。

问题:你划过船吗?当一艘船漂浮在如此美丽的水面上,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

2.阅读第2、3和4小节,了解:

(1)“红领巾”是谁?对着太阳划船唱歌是什么感受?

(2)做完一天的作业,我们来到了北海,划着船,唱着歌,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玩得很开心,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多么幸福的生活啊!那么是谁给了我们这么幸福的生活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大声朗读2、3、4段。

3.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少先队员的幸福生活和快乐心情。让我们带着愉快的表情和愉快的语调再读一遍课文吧!

四、你同意谁的观点_口语教学设计——语文教案单词任务

1.课件或卡片用新单词展示单词,供学生阅读。

2.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认识生词,随机评价,激发识字兴趣。

五、学唱歌曲,总结和延伸

1.播放歌曲《让我们划桨》让学生欣赏。

2.教唱歌。

3.教师总结后,引导学生收集和朗读描写儿童幸福快乐生活的诗歌,并在适当的时候与全班同学交流。

《让我们划桨》语文教案3教材分析

《我们划吧》是中国当代词人乔宇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童年的幸福生活,歌颂了亲爱的祖国和伟大。

全诗由三节组成,语言通俗易懂。1段写了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上划桨,周围是白塔绿树红墙组成的美景。第二节写道,阳光明媚,我们心情舒畅,尽情歌唱;第3节指出,我们心情很好,在水上划船,玩了一整天。最后,我们用反问句来引起我们的思考:谁安排了我们的生活?

三段的结尾都是一样的:小舟轻摇,晚风微凉,描绘了一幅如画的场景。这首歌旋律优美,歌词贴近儿童生活,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童年的愿望。因此深受几代孩子的喜爱,成为经典歌曲。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阅读:划桨,愉悦。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写“桨、影、塔”等七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演唱这首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受到情景和语言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亲爱的祖国的热爱和大爱。

4.继续结合生活想象创作儿歌,体验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成长中的快乐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5、重点理解“谁来为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与和平的热爱。

6、联系生活继续创作儿歌。感受成长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导入可以邀请学生欣赏同名歌曲《让我们来一个泼吧》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情境。在优美的歌声中体验童年的快乐;学生也可以在课前收集各种活动的照片。比如课件会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播放,比如小组会议,春游,比赛等。,让学生加深对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的理解,激发兴趣,进而引出话题。

2.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3.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了生词的方法,而这个年级的识字仍然是重要的任务,所以不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同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的学习方法,用适当的方法分析字库记忆中的生词。比如本课出现的两个新词“奖”和“于”,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变偏旁部首来记录,让学生通过改变偏旁部首来区分相近的字。此外,在认写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结合《汉语世界》中的“抄”,让他们认写;还可以补充摘录一些词语,如:面对面、快乐、喜悦、幸福、安排等。培养学生认识和书写和谐发展的能力。

4.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要靠学生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朗读教学,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同桌阅读、小组阅读、朗读、朗诵比赛等形式,充分阅读文本,理解诗歌内容。重点了解“谁来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他们亲爱的祖国的热爱和伟大。

5.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理解课文后,如有可能,可以播放歌曲《让我们荡双浆》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或者闭上眼睛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想象自己在童年度过了那些快乐的时光。

扩展练习

按要求填空。

浆()快感()反映()

奖()盗()应该是()

第二,阅读和复制。

倒影飘来飘去,清凉自得。

我也喜欢这些话:

第三,填空。

红领巾,太阳,阳光,水里的鱼看着我们,

听我们说。

船在水里,风迎面吹来。

4.填写正确的单词。

白塔的风生命伙伴

相关资料

双桨:划船器械,多为木质,上部呈半圆柱形,下部略宽。

反射:一个对象的图像被反向映射到另一个对象。

优秀教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录音机、生词卡、各种活动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1.展示课件(图片)。从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群群孩子在玩游戏,开展各种活动。

2.学生们仔细观察了。想象一下他们此刻的心情。

3.是啊,童年是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美好童年的诗《我们划水吧》。

老师板书题目:让我们划桨(请仔细阅读老师板书)

请读单词“sculls”并说出“sculls”是什么。然后分开读《双桨》。

5.播放歌曲(会唱歌的学生可以跟着音乐唱),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二,对文本的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请自由阅读正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阅读。

2.学生分组交流读写能力。(分区巡逻指引)

3、小组合作打桥牌游戏:请生在组长的腰带上。

阅读用于搭桥的“石头”上的新单词。如果你认识他们,在弯桥上铺一块“石头”。

4.同桌一起工作。

(1)互读中文世界里一份文案的第一行字(⊙反思,飘来飘去,自得其乐)

(2)还能读什么字?在课文中圈出它们,并互相朗读。

5.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看看你是否能流利正确地阅读。(小组阅读、竞赛阅读、同桌阅读、个人阅读等。).

第三,理解和感受

1,按姓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来做。

2.请自由阅读第一节(可以边读边看图),找出文章中描写的是什么风景。

老师:这是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上划船。小船轻轻推开海浪,四周是白塔、绿树、红墙组成的美景。此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大声朗读)

3.分组学习第二、三节(分组谈论本节内容,讨论如何阅读、阅读和评论)。

报告和交流

天气晴朗。我们在湖上划船,周围是白塔、绿树和红墙的美丽景色。我们在水上划桨,玩得很开心。这是幸福的童年生活吗?谁来为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小组讨论和报告,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渗透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过渡)是的!正是有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才有了这样幸福的童年。

第四,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展阅读比赛,可以是个人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的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美读文本升华感情。

1,阅读成绩

老师:在朗读比赛中,你用最美的声音朗读优美的诗歌。我想如果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朗读,你会更快乐!试试看!

2.学生可以自由表演和朗读。2.请学生上台表演。在他们表演期间,其他学生配音,最后。

3.引导背诵

老师:这么美的诗,这么快乐的童年生活,要不要记在心里,作为永久美好的回忆?试着背一下!

(1)师生比赛背诗,看谁背得快。

(2)教师和学生分别背诵音乐,并要求其他学生做。

(3)全班配合音乐朗诵诗歌,没有朗诵诗歌的同学可以看书。

4.学习唱歌

(1)播放课件(《让我们做双浆》的歌曲和动画),供学生欣赏。

(2)请会唱歌的同学先唱。(也可以请会唱歌的同学去教其他同学。)

(3)学生用录音机唱歌。

(4)老师:幸福的生活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尽情歌唱吧!(学生伴着音乐唱歌)

第六,拓展想象力

放音乐,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童年还度过了哪些快乐的时光。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根据课本写一首诗。

七、记忆生词指导写作

(课件展示:在田字Gri中出现“船桨静静地、快乐地映着塔壁”。

1,观察字体怎么写才好看。

重点引导“划水”和“快感”

①通过改变偏旁部首,让学生区分“赢桨”和“偷桨”。

②“桨”的右上角是“Xi”。不多写了。

2.学生可以自由练习。

3.师生点评,展示好作品。

4.给我看《华人世界》第一行字“抄”(⊙倒影飘绕凉自得其乐),请生抄(也可以让raw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字)。

八,

学习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九、作业

(1)唱或背这首歌给父母听。

(2)把我写的童年快乐生活读给父母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语文教案4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单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我们来划桨”中孩子们的快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带着感情读课文,背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验“我们来划桨”中孩子们的快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工具:生词卡、录音机和歌曲。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一类

欣赏歌曲,介绍新课。

1,欣赏歌曲,老师领唱:刚才我们听了歌手一首活泼轻快的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在黑板上写字

第二次阅读指导

1.观察图片,谈论图片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

3.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正确读出发音,思考课文有几节。

4.显示新单词。

双浆白塔,红墙环绕,轻轻洒在安静宜人的布置中。

a分开拼,按名字念,去掉拼音再念。

b相互交流,阅读理解单词。

5、记忆新单词的小组交流法。

写三个说明

1,上窄下宽。

塔壁左边窄,右边宽。

上下划水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平。木头是方形的以支撑它。

2、学生学画红色。

学生可以自由朗读,谈论每一节的内容。

作业:带着感情读课文。

第二节课

首先,回顾和检查

阅读新单词卡片

双浆白塔,红墙环绕,轻轻洒在安静宜人的布置中。

二,精读训练

1,学第一节

(1)反复阅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什么。

(2)看完这一节你学到了什么?

在这幅画中,学生们正在划桨。海上和周围有什么?你划船了吗?当船浮在水面上时,你有什么感觉?

(4)引导情感阅读。

2.学习第二部分

(1)看完小雨,听完我们快乐的歌声,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对拟人语句的理解)

(2)看图,读一读如果你在海上迎着太阳划船,你会有什么感觉。理解年轻作者当时的心情。

(3)一起读第二节,说说这一节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三部分

(1)按名字读第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谁该为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是任何人安排的,而是我们的人民通过努力赢得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我们的孩子肯定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4)一起看第三节。

4、享受阅读文本、音乐的激情。

5.读黑板,指导背诵。

第三,作业

1,学习写新单词

小组讨论如何记忆新单词。

集体学习:安静愉快地撒,左窄右宽地排。用熟悉的单词和偏旁部首记住这些单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课文。

黑板设计:

让我们划吧。

看倒映在海面上的白塔。

被绿树和红墙包围着

为我们唱歌感到高兴。

问谁安排的幸福生活。

课后反思:

第一节课,学生比较活跃,争先恐后地读,举手。我觉得那是因为读单词和表达比较轻松,有成就感。学生在重点理解课文时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很多。总的来说,学生不能适应初三对段落和文章的重视。“语言基础的重点要因课而练”(用老师和研究者的话说),所以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新句型——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同学们对它比较陌生,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谁给我们安排了幸福的生活?”有时候,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比如“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答案,我明白学生的差异使答案不同,但“课文的主题是不能改变的”(用老师和研究者的话说),所以我说:“幸福不是谁安排的,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