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元宵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你经常需要使用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您收集的幼儿园班级元宵节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您阅读。

幼儿园初中元宵节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看灯笼,吃元宵等。);

2.最初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知识和感受;

3.感受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孩子们知道节日的时间。

要准备的活动

1,老师和孩子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孩子和家长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勺子等。

3.在网上收集灯笼和元宵节的视频。

特定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元宵节的各种视频,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看灯笼,吃元宵等。).

2.欣赏灯笼,感受它们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3.尽量用比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和特点,体验边说边玩的乐趣。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品元宵的习俗。

5.享受通过烹饪、烹调和品尝元宵来制作食物。

6.你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说出元宵的味道,说出你品尝元宵的感受。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人们迎接春天,是最彻底、最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表演对节日气氛有进一步的体验。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在猜谜游戏、搓元宵等活动中,和同龄人一起体验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一些习俗。

3.通过礼物对色彩感兴趣。

4.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大盘。

活动流程:

首先,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来引入这个活动。

让我们一起猜谜语:请小朋友介绍谜语,让同伴猜。

二、谈论它——在谈论它的过程中体验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概要: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灯笼,猜灯谜。真的很有意思。

三、动手做——通过自己的双手体验制作元宵的乐趣。

1.你吃过的元宵是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节的做法。

3、儿童团体制作,提醒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小心落地,保持干净。

4.把煮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第四,做灯笼

-亲手制作灯笼,体验元宵节的习俗。

动词 (verb的缩写)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做的饺子,体会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和节日的主要庆祝活动。

2、能在群里大胆介绍自己的花灯。

3.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5.体验和同龄人一起度假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朋友带灯笼去幼儿园。

2.儿童图画书和人们庆祝元宵节的图片。

活动重点:

了解元宵节的主要庆祝活动。

活动难度:

小朋友愿意来团,大胆介绍自己的灯笼。

美学元素: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欣赏灯笼,玩灯笼,吃元宵,猜灯谜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流程:

首先介绍一下元宵节。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元宵节是什么时候吗?元宵节人们会做什么?

2.老师指导孩子读儿童读物。

老师:请仔细看看孩子们。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引导孩子说有人在看,在玩灯笼等。)

老师总结: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在元宵节,每个人都会吃元宵,玩灯笼,猜灯谜。

第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灯笼。

1,老师引导孩子欣赏自己带来的兔子灯。

老师:正如刚才孩子们说的,人们在元宵节玩灯笼。看,老师带了什么灯?是什么样的?

2.老师:你带了什么灯?谁来说点什么?

3.孩子们介绍他们带来的各种漂亮的灯笼。(老师可以从色彩、造型或玩法等方面给予提示,鼓励孩子在小组中大胆介绍。)

第三,老师和孩子们玩灯笼。

老师:我们这些孩子应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我们孩子和好朋友一起玩灯笼。孩子们交换灯笼互相玩耍。)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4活动形式:集体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中国元宵节的意义和民俗。

2.引导孩子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3.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社会品质。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开始前,请家长带孩子观看元宵节,给孩子讲灯笼,丰富孩子对灯笼的认识。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带到幼儿园安排在教室或室外角落过元宵节。

2.请把五六个孩子分别打扮成老人和小孩。

3.元宵节和元宵节挂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1,记住元宵节

展示元宵节和元宵节的图片,激发孩子对元宵节的兴趣。

(1)看到这张图后你想到了什么?

(2)元宵是什么做的?它尝起来像什么?

(3)元宵是什么意思?

2.元宵节

(1)老师让孩子看灯:要仔细观察灯的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2)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一起看灯笼,可以互相介绍自己的灯笼特点,然后让同伴在元宵节去找。

(3)插入场景:“老人”带“孩子”看灯,其中一个孩子吵着要,老人无奈。观察孩子如何处理,必要时给予指导,让孩子懂得互相关心。

3.总结性谈话。

幼儿园中班元宵活动五教案:

活动目的:

1,激发孩子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一起体验欢庆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引导孩子学会用团、捏、卷等技巧做元宵。

3.引导孩子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起源和品种。

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老师和孩子们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俗的信息。

3、音乐《快乐》等。

活动流程:

先介绍主题(以欢乐音乐为背景的音乐)。

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是的,今天是元宵节。你开心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二、元宵的由来。

孩子们表现得很好!老师知道你们不仅是成绩好的,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老师接下来会测试你。

1,哪个孩子知道元宵节是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

这些孩子多聪明啊!老师讲述:元宵的由来。

第三,说说元宵。

1.看,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老师展示了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料等。)元宵这么好看,你也要做元宵吗?

2.先别担心这个。谁知道元宵节分为几个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如何使元宵变圆?(把它捏圆,卷起来,包好,放在手里。)小朋友这么聪明,现在就开始做元宵吧。

第四,做元宵。

1小朋友,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让我们把准备好的元宵放在面前的小盘子里。看以后谁做的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欢乐播放背景音乐)

五、小朋友展示作品。

现在,孩子们已经完成了。让我们看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好。接下来是我们的“快乐恰到好处”时间。请小朋友吃元宵。老师数了数,给孩子们上了元宵节。老师动员做得多的孩子给做得少的孩子。)

第六,吃元宵。

你可以吃你刚才做的那么多元宵。

七。教师总结

今天,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仅知道如何在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如何做元宵。

第二条:

第一,设计思维

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人们迎接春天,是最彻底、最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调查、参观、学习、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表演,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获得各种体验: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和儿歌。(3)元宵节有丰富的习俗和习惯,如吃元宵,玩灯笼,猜灯谜和划船。“元宵”象征着“团圆”,有不同的种类和口味。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灯笼,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⑥自己做元宵和灯笼,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第二,主题活动的对象老少皆宜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玩灯笼,赏灯笼,吃元宵,划船等。);

(2)尽量用语言、艺术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知识和感受;

(3)感受打灯笼的快乐,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

活动1:我知道元宵节。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一些习俗。

2.我喜欢民间故事,感受人们对团圆的美好祝愿。

活动准备:

孩子们收集的各种信息。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带孩子走出家门,感受元宵节的喜庆气氛,收集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的相关资料。

2.展示孩子们收集的信息,并引导他们一起自由地看和说,以丰富他们对元宵节的了解。

3.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组织孩子谈论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活动二:逛元宵。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灯笼,进一步感受灯笼丰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2.能够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经历和观察。

3.有制作自己灯笼的欲望。

活动准备:

公园里安排了一场灯展。

活动流程:

1.逛元宵节,感受各种各样的灯笼。

(1)进入展厅,要求参观。

★说明:这里有很多灯笼。大家看看,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自由欣赏和交流。

(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说明:看到这些灯笼后有什么感受?

2.选择你最喜欢的灯笼来欣赏和讲述。

(1)老师示范讲故事给孩子提供欣赏和讲故事的思路。

★说明:你最喜欢的灯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样的?

(2)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灯笼欣赏。

(3)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灯笼。

(4)总结和丰富经验。

★说明:①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物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②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你喜欢的理由?

3.拓展思维,激发制作灯笼的欲望。

(1)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花灯的多样性。

★说明: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灯笼?

(2)欣赏废旧材料制作的灯笼,激发自制灯笼的欲望。

活动三:自制灯笼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画、剪、贴的方式装饰不同形状的包装盒,自己动手做灯笼。

2.愿意把自制的灯笼介绍给别人,体验成功的快乐。

3.懂得在与同行的合作中使用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废旧材料制成的灯笼。

2.制作灯笼的各种材料(各种形状的包装盒、蜡纸、废书、剪刀、油画棒、胶棒、彩线、耳朵等。).

活动流程:

1.欣赏废旧材料制作的灯笼,激发制作灯笼的欲望。

★说明:这里有一些灯笼。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

2.观察桌上的操作资料,讨论自制灯笼的方法和规律。

★说明:①桌子上有哪些材料?它们能用来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样的灯笼?有哪些资料可以帮到你?③选材要注意什么?

3.自己选材料,自己做灯笼。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画、剪、贴灯笼。)

4.互相欣赏,讲述自制灯笼。

活动4:有趣的灯谜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2.积极参与猜谜活动,体验猜谜投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公园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和灯谜。

活动建议:

1.带孩子到灯谜展区走走,开展猜灯谜活动,帮助孩子理解灯谜由谜语和答案组成。

2.老师会读谜语,孩子们会猜谜语。

活动五:卖汤圆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幽默有趣的氛围。

2.尽量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达卖汤圆的场景和自己开心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孩子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2.《卖汤圆》这首歌的光盘。

活动流程:

1.交流汤圆知识,激发活动兴趣。

★说明:你知道什么是汤圆吗?你觉得卖饺子怎么样?

2.看碟,感受歌曲愉悦有趣的氛围。

(1)欣赏碟片,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交流欣赏感受。

★说明: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3.理解歌词,学会唱歌。

(1)听歌卖汤圆。

★说明:①歌里唱了什么?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②你觉得哪句话难懂或者难记?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记住歌词?

(2)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并说唱歌词。

(3)以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4.试着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卖汤圆的场景和自己开心的心情。

(1)配合音乐自由创造肢体动作。

(2)自由公司,表演卖饺子的场景。

活动六:热闹的元宵节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回忆和转移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和喜庆场面。

2.参加活动时尽量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庆祝元宵节。

2.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流程:

1.回忆布置元宵节环境、举办庆典的过程,丰富绘画体验。

★说明:①元宵节过后幼儿园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什么活动让你印象最深?人在活动中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2.讨论如何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节日的气氛和你快乐的心情。

★说明:假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应该用什么颜色来表达?

3.绘画创作活动。(引导孩子大胆想象,不断丰富画面。)

4.欣赏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元宵活动教案6有益的学习体验;

1.通过介绍彼此的家庭成员,我们可以了解彼此的个人情况。

2.理解家庭成员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并对他们产生尊重和爱。

准备:

孩子自带全家福照片,老师在教室墙壁的角落准备一块展板或者几个小房子。

活动和指南:

1.让孩子观察展板或墙面装饰的角落里有几个空白窗户的小房子。告诉孩子们这是新盖的房子,还没有人搬进去。问孩子愿不愿意让全家人住进去?

2.待在新房子里,装饰墙壁。让孩子们分组工作,每组孩子将他们的家庭照片嵌入其中一所房子。安排之后,互相欣赏。

老师们要求新来的住院医生互相介绍他们的家庭成员,以便更好地相互了解。孩子以家庭为单位互相介绍家庭成员正确吗?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做什么的?你和自己一起生活吗?你每天在家做什么?

4.最后,老师把娃娃屋墙壁上方的小房子安排开了,并告诉孩子们,他们刚刚通过介绍初步了解了对方的家庭情况,希望孩子们回家分别观察各自家庭的劳动和家居生活,并在即将到来的娃娃屋游戏中扮演。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教案7有益的学习体验;

1.懂礼貌不仅仅是用文明的语言,更是要善良。

2.学会用善良热情的态度处理事情。

准备:

商店角落,情景表演。

活动和指南:

1.看情景表演:在店里,大意是:一个店员说话和蔼,主动出击。比如她看到奶奶来了,就问:“有什么事吗?”我想买牙膏。“我们这里有很多品牌,包括大白兔、中国牙膏、蓝天六疗和高露洁。你想要哪一个?”当顾客买完东西后,她会说:“保重!再见!欢迎下次再来!”另一方面,业务员B态度恶劣,从不关注客户的需求。人家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没有他想要的东西。他不主动介绍商品。他一直站在那里无事可做。即使顾客离开了,他仍然在永不说再见。结果客户来了就喜欢找A,B就不理了。他想知道为什么他什么也卖不出去。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业务员?为什么?

(2)为什么A能卖东西,顾客盈门,而B却冷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他应该怎么做?

3.对客人有礼貌的方法是主动和友好。

4.让五六个孩子扮演售货员,其他孩子扮演顾客玩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的礼貌沟通。视情况而定,游戏可以轮换角色。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鸟与牵牛花

有用的学习经验:

1.学会同情别人疾病的痛苦,知道病人需要关心和帮助。

2.懂得给病人送温暖的方法。

准备:故事和图片。

活动和指南:

1.看图听老师讲的故事《小鸟和矮牵牛》。(故事见附录)

问问题: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谁在那里?您说什么?

(2)鸟生病的时候在想什么?它对凤仙花和小草说了什么?草和凤仙花是怎么做到的?

(3)鸟为什么哭?如果你生病了,没人看你,没人陪你玩,你会难过吗?

(4)谁给小鸟带来了温暖?牵牛花如何关心生病的小鸟?它的关心有什么用?

3.让孩子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痛苦经历,渴望得到什么照顾,是谁给予的照顾,心里是怎么想的。

4.启发:孩子生病是很痛苦的。得到关心和帮助会很开心很温暖。如果孩子、老师、父母、爷爷奶奶生病了,怎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说什么?做什么?

5.总结并肯定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付诸行动。

附故事:

鸟儿和牵牛花

在一棵高高的树上,有一个鸟巢,里面住着一只鸟。

鸟儿每天都飞到大树边上,玩花玩草,抓草上的虫子。

一天,这只鸟生病了。它一个人躲在自己的窝里,很无聊。小鸟心想:“在大树下和花草玩耍多好啊!”"但是它再也飞不动了,它慢慢地从窝里探出头来,对大树下的凤仙花说:"凤仙花姐姐,我病了,不能下来看你了。请你上来和我玩一会儿好吗?凤仙花听了脸红了,说:“对不起,小鸟,我不够高,也不会爬树。我不能上去和你玩。"

小鸟对大树下的小草说:“小草,我生病了,不能飞下来找你。请你上来陪我玩一会儿好吗?”

小草听了,摇摇头说:“对不起,小鸟,我不够高,也不会爬树。我不能上去和你玩。”

看到凤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来和它玩,小鸟叹了口气,慢慢把头缩了回去,躺在窝里哭。

大树下的牵牛花听到了,围着大树爬了上来。牵牛花爬啊爬,一直爬到鸟巢。

这时,小鸟已经睡着了。

牵牛花想让小鸟知道它的朋友们要来看它,于是它轻轻地吹着喇叭:“滴答,滴答,滴答……”过了一会儿,小鸟醒了,它睁开眼睛看,嗯?牵牛花正站在一旁吹小号。小鸟一高兴,就好多了。牵牛花见小鸟好多了,就大声地吹着喇叭:“哒-哒-哒-哒-哒-哒...”

随着号角的声音,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起舞。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8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试着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们玩灯笼,包饺子。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觉。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前联系小班小朋友,要求每个小班小朋友带一个灯笼。

2、孩子对元宵节的由来有了初步的了解,带一个自制的灯笼。

3.在活动室周围布置儿童灯笼。

4、米粉、豆沙馅。

活动流程:

1,引导孩子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及相关民俗。

引导孩子向弟弟妹妹讲述自己过元宵节的经历。

老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和家人聚在一起,包元宵,吃元宵,赏灯笼,玩灯笼。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元宵。

如何与老师和孩子沟通包元宵?

孩子们和元宵一起玩。

老师提醒孩子洗手,指导孩子做元宵。

3.孩子们玩灯笼。

孩子们欣赏每个人带来的灯笼。

老师引导孩子欣赏灯笼,找出自己喜欢的灯笼。

孩子们在户外玩灯。

老师指导本班小朋友向小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灯笼,和小朋友一起玩,体验活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