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教育用哪一种哲学思想来践行哲学审美哲学?
当代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两大流派——音乐审美教育哲学和音乐实践教育哲学的论争,是音乐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然而,在音乐教育中,究竟是以美育哲学还是以实践教育哲学为指导,学术界众说纷纭。以雷莫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主张音乐教育是一种通过培养对声音内在表现力的反应的人类情感教育;它强调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力和音乐创造力的丰富和提高。但艾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驳斥了音乐审美教育的观点,认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审美教育只重视听和欣赏而忽视学生音乐技能实践的学习,只重视音乐本身而忽视音乐的文化语境,评价标准单一、片面。然而,音乐审美教育和音乐实践教育是水火不容的吗?音乐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导?音乐本身是一种听觉艺术,自然要强调音乐学习的情感体验;音乐也是一门表演艺术,所以说音乐学习要以技巧表现和创作实践为主,也不无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审美教育和音乐实践教育并不矛盾,而是应该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即使我们不应该片面地、狭隘地排斥某种观点,或者毫无保留地坚持某种观点,正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