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欣赏礼仪
导语:演唱会和演唱会的区别很大。当气氛达到最高点的时候,演唱会可以欢呼,可以激动,可以呐喊...但是演唱会不一样。演唱会追求优雅和安静,那么去演唱会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来看看音乐的礼仪和注意事项吧!
享受音乐会前的准备:
欣赏音乐会前先熟悉一下音乐。
如果你将要听的大部分音乐会曲目对你来说并不熟悉,那么先熟悉一下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如果你愿意花钱买光盘,这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不仅可以无限期享用,还可以永久收藏。如果你不想花钱,尤其是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喜欢那些曲目,那么向朋友或图书馆借也是一个省钱的好办法。如果能听到不同版本的录音就更好了,因为每个演奏者对同一首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欣赏和比较不同的诠释会帮助你理解音乐的全貌。也可以帮助建立自己的欣赏标准。如果没有太多时间听家庭版也没关系。我至少听过一两次,有些熟悉的东西总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喜爱。
至少先熟悉一下主要曲目。
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有或借用每场演出的录音,特别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我建议你从听主要曲目开始。音乐会的主要曲目通常是中场休息后的第一首歌或整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终曲(如果是交响乐,中场休息后通常只有一首歌)。按这个顺序安排,当然是为了防止观众在上半场结束后离开。其次,前半段的第二轨通常是相当有分量的。当然,你可能会因为喜欢音乐会上的其他作品而选择这场音乐会。请不要误解我。非主要作品不代表音乐不好(听说乐手们已经在抗议了)。通常被选为主要作品的作品,可能是演奏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可能是最近苦练的新作(虽然音乐可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也可能是整场音乐会中难度最高的技巧,最能展现演奏者高超的技巧。奏鸣曲1-4的所有乐章都有,而且因为是该曲目在本地区的首次演奏,或者是当地作曲家的重要作品,所以常被选为主曲目。
音乐会的着装礼仪:
西方电影总是喜欢嘲笑参加音乐会的女性,委婉地称之为欣赏音乐会的高尚理由。其实是为了喝咖啡休息,主要目的是和其他女性朋友竞争,八卦,嫉妒。虽然有些讽刺,但也有现实的描写。例如,毫不夸张地看到参加音乐会的妇女排着长队,只是为了进入女生浴室。的确,很多演唱会为此延长了中场休息时间!所以,准备欣赏一场演唱会首先要注意的是;音乐会前不要吃和喝太多会让你频繁跑去厕所的食物。当然也不要吃多了当场打嗝,这也成了临时加入最不受欢迎的伴奏!
关于参加演唱会的着装,国内外最常见的情况是男士穿西装,女士穿连衣裙(裙子)或小礼服。在许多正式场合,女性穿裤子仍然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如果是知名演唱会,比如;四大男高音的演唱会,或者大型演唱会等。,无论男女甚至穿正式的晚礼服,尤其是欧洲国家比美国更注重穿着。一群穿着低胸晚礼服参加音乐会的老年女性在维也纳的音乐厅并不少见,有些音乐厅的入口还根据座位的价格来区分!当然,穿着得体不仅显示个人修养,也是对表演者的尊重和礼貌。不过确实有人专门通过演唱会来展示自己华丽高贵的衣服。一般来说,除了户外演唱会,不需要要求穿衣服。在音乐厅听演唱会的时候,建议注意衣服的整洁。虽然不需要过分华丽,但最好避免牛仔裤、拖鞋或奇装异服。
带孩子参加的注意事项:
即使你参加的是专为孩子设计的演唱会,气氛没有普通演唱会那么严肃,但你还是要提前告诉孩子,演唱会的场地不像电影院,禁止在场地上喧哗或吃东西,当然也不能在演出过程中吃爆米花或喝可乐!提前让孩子知道这一点,以免进场后生气哭闹。表演前要给孩子喂饭,但不要吃太多种类的食物,避免消化不良,中途胃痛,跑厕所,避免打嗝或发出难闻的气味。让自己不舒服,给周围观众造成不快。如果你担心孩子饿了或者渴了,可以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安慰孩子,利用和孩子一起喝酒的时间,谈谈你对上半场的欣赏。如;你最喜欢哪首歌?你最喜欢哪场演出?孩子有什么感觉?你最喜欢什么声音?想想表演者需要多长时间准备等等。如果喜欢音乐剧,也可以讨论剧情、布景、道具、舞步等。,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神奇体验,了解精彩表演背后的努力过程。
另外,如果当天孩子身体不好,比如;如果你患了重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等。,你最好承受取消活动的痛苦。除了消耗精神和体力,很难恢复,咳而不咳的痛苦更是难以忍受。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外国人认为在音乐会或会议期间咳嗽是不礼貌的。当事人一般都要赶紧闪开,尽快从现场消失,但对大声擤鼻涕的动作和声音并不以为然。甚至在演唱会上,也有人公然擤鼻涕!
准时上班很重要;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一直为人诟病,尤其是婚丧嫁娶。开业时间不准时早已是老生常谈,甚至是理所当然。好在大都市演唱会不准时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场地差、规模小或者偏远农村位置的演唱会还是比较常见的。事实上,在任何情况下迟到都是不礼貌的。最好在演出前15分钟左右到场,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熟悉环境,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看乐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不迫,放松心情,享受听音乐的乐趣。当然,很多演唱会的曲目都是为此专门设计的。第一个剧目通常安排的时间很短,让后期观众可以在第二场演出前的间隙进入。当然,越来越多的音乐厅严格限制迟到入场。演出开始时入口门是关着的,迟到者要到中场休息时才能进去。
不要制造噪音:
现在电子产品很流行,从早期的电子表,B. B .通话,到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这是音乐厅里最冷门的产品。请记得提前关机,以免铃响时引起别人对你怒目而视。连被责备的滋味都最好不要!如果你和你喜欢的对象一起听,她会对你很失望的!当然,现在很多影院都设置了专门的设备,让你的手机没有信号,省去了很多麻烦。
担心用错手?鼓掌的时机不对吗?
听一场不熟悉曲目的演唱会,最紧张的是什么时候拍手。拿错手的笑话也是很多音乐人饭后聊天的话题。国外演唱会拿错手的机会比较少,当然这和他们的文化背景以及经常接触古典音乐有关。虽然拿错手的情况经常发生在人们第一次听音乐会或者不知道音乐的时候,但是也有因为对音乐太熟悉而忘记拿错手的情况。
这发生在国外。有一次听KiriTeKanawa女士在我们学校唱歌,很多都是老年粉丝。其中一首歌重复了很多遍,结尾的伴奏也是一样的。最后有人拿错了手(还有很多人)。当钢琴伴奏继续演奏时,气氛明显有些尴尬,但仪态极好的KiriTeKanawa小姐做了个“没关系”的手势。并且继续唱,直到所有的重复都结束了,歌曲才真正结束,但是没有人敢拍手。这时,幽默的KiriTeKanawa小姐立刻做出了“快给我鼓掌”的手势,于是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引起了大家的“大笑”。其实,拿错手严重吗?谁决定了鼓掌的规则?事实上,即使是专业的音乐人,对拍手也有不同的看法。
大多数人认为音乐的“完整性”应该得到尊重,所以拿错手可能会影响音乐的进度,干扰演奏者的演奏情绪。比如独立音乐表演后拍手没有错,但是如果有运动形式的音乐,比如;奏鸣曲、交响乐或组曲等。,虽然大部分乐章或舞曲都有停顿的音程,但它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所以乐章或组曲之间的拍手会破坏音乐的整体性。所以现在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有一个相同的默契,就是当整首交响乐或者整套音乐演奏完的时候,一起鼓掌。在乐章和组曲之间拍手。甚至有的乐团指挥,为了不想让观众拍手,会故意在动作之间停顿,仍然高举双手,表示音乐还没有完全结束,有的独奏者会用动作暗示;如果一直放,说明音乐还在继续,以此类推。当然还有更强的,那就转向观众说;“请不要拍手!”
的确,当台上的表演者在精彩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也可以扮演高水平的听众。台上台下大家都很开心,但是有人会问,难道不是因为音乐太美妙了,让人忍不住想拍手吗?这有错吗?其实包括我自己在内,每一个有过表演经验的表演者都不应该否认有掌声总比没有掌声好!当然,如果欣赏者能够加强对音乐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是对音乐本身和演奏者尊重的表现,还是值得鼓励和学习的。但是,对于拿错手的朋友,是不是应该避免用鄙视或者“不合标准”的眼光去对待?毕竟大家都做过初学者,更何况他可能真的被音乐感动了才会忍不住鼓掌!
来,我给你一个小窍门。如果你不确定什么时候该拍手,我建议你多观察别人,等别人先拍手再跟着拍手,这样就不会出错了!同时也希望表演者能像KiriTeKanawa小姐一样机智优雅。也许听众的音乐造诣不同,但任何听众都喜欢你的音乐表现,他们的掌声是一种鼓励和肯定。我们在抱怨古典音乐的听众越来越少,演唱会越来越差的同时,是否应该带着感恩和包容的心去接受?
你知道音乐厅哪里的座位最好吗?
如果我告诉你,大部分音乐厅都一样,最好的座位在最便宜的票区,但最贵的座位其实是最差的。你相信吗?别以为我开玩笑,是真的!其实音乐厅最好的座位也不过是楼上音乐厅后排的座位,因为声音会向上飘,在远处很好的融合,而且很多音乐厅都设计成前低后高,所以前排最贵的位置通常低于表演者(歌手)的身高, 于是声音就会飘到这些人的头上(不管什么原因,好像有点嚣张)直接和后背的顶部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天花板的反射。 坐在最前端,舞台正前方,票价最高的观众,会听到不平衡的音效。也许乐器的一部分特别响,另一部分特别静,就好像吃了一道盐太多糖太少的菜,味道走样了。所以音乐生(因为没钱)和真正的专家一般都坐在音乐厅的后座。相反,前面那些贵的位置都是给穿着华丽衣服的贵客贵夫人的(反正很多只是来秀衣服的,声音不好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漂亮的衣服让大家看到。所以,不要觉得买最便宜的票不好意思,因为你是专家。如果觉得距离太远,看不清舞台上演奏的姿势,可以携带一个小望远镜,保证连眼角线条都藏不住。
但是有一种情况可以买一个稍微中间的位置,就是想让孩子看清仪器的时候。虽然双筒望远镜也可以准备看细节,但毕竟很小的孩子用双筒望远镜不方便,所以为了让孩子看清楚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会特意选择视野清晰的中间位置。偶尔一两次,酌情放弃最好的音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