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亚历山卓·约多罗夫斯基,以及他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1.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1929出生于智利,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阿根廷人。智利墨西哥裔剧作家、电影导演、演员、作曲家和制片人。他也是比较宗教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治疗师。65,438+06岁开始发表诗歌;65,438+07岁开始参加哑剧和木偶戏;24岁赴巴黎学习哑剧艺术,曾参加马塞尔·玛索剧团巡回演出。
2.迷幻时代的幸存者乔·多洛夫(Joe Dollof)在今天很可能被视为一个拿着魔棒的疯子。他对炼金术、塔罗牌、禅宗和萨满教感兴趣。他写过书,制作过黑胶唱片,搞过戏剧,玩过行为艺术,拍过电影和漫画,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跨学科”艺术家。这种思想上的混乱必须放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美国背景下来看待。如果我们把当时美国的反文化运动看作是火山爆发,那么从其中喷发出来的岩浆和碎石,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缓慢而持续地蔓延到了全世界。
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音乐家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学习佛经。整个地球目录出现了,不加区别地对待艺术、技术和科学。然后我们经历了个人电脑革命,互联网革命,全球化以及各种旧秩序的彻底瓦解。在乔·多洛夫的时代,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吸收知识是扩展大脑的一种手段。在斯图尔特·布兰德喊出“获取工具”口号的四十多年后,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工具泛滥的社会。伴随着工具的泛滥,工具理性重新主宰了社会。
4.对于乔·多洛夫来说,没有什么比用人类的精神力量超越所有的技术和部门更重要的了。正如他对著名电影特效艺术家道格拉斯·特朗布尔的评价:“他是一个技术大师,但对我来说,他不是一个有灵性的人。”这可能是乔·多洛夫今天能给我们的最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