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课堂教案模板。
五年级音乐课堂教案范文怡
一、指导思想
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学生终身热爱、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习情境的分析
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五年级学生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力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活动的权重,用手收集素材,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春色》;第二单元《放飞梦想》;第三单元“幸福村”;第四单元“你好!自然”;第五单元《京韵》;第六单元“百花园”。第七单元“爱遍天下”。第八单元“花鼓乐”
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创作音乐和学习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世界,这些都是有机联系的。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歌唱、欣赏、歌曲表演、群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风俗。
(2)通过学习和欣赏歌曲,了解歌曲或音乐中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理解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和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6)了解乐器柳琴、琵琶、唢呐,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口型、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地发好音,带着感情歌唱。
(2)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和伴奏歌曲。
(3)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特色,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能够演唱表情完整的歌曲,创作简单的音乐。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质。
动词 (verb的缩写)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带着表情唱歌,注意唱歌的准确性,选择正确的音乐表达方式。适度,不夸张。
2.通过演唱、欣赏、作曲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表达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实现创造性和多样性。学生自身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不及物动词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练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的潜在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整体,提高整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促进教学。把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音乐学校和学习中使用,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5.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和设备,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年级音乐课堂教案范文儿
一、指导思想:
围绕音乐审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风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乐理知识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和接触。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声乐训练部分:
1,在气息的控制下,努力做到音位的统一。
2.在扩大音域时,谨慎扩大低音区的音域。
3.在二声部合唱中,要努力做到咬字吐字连贯流畅,音色饱满圆润,声部和谐统一。
视唱练耳、知识与听觉训练:
1,读谱知识:
知道升号和降号。认识波音标志,学习倾音和滑音,学习它们的唱(弹)法。
2.视唱部分:
复习学过的音阶和音程练习。独立或半独立的视唱单声部歌曲。视唱练耳两声部歌曲片段和带有临时变调标记的单声部歌曲。
3、耳朵训练部分:
听并记住双拍或三拍的4 ~ 8小节的单旋律。听并记住2 ~ 4小节的节奏;听并记住和声音程。和声与不和声中和声音程的区别。听歌曲(音乐)的力度和速度并做标记。
欣赏部分:
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的表现有进一步的了解。能感受到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达情绪、气氛、感情的效果。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材分析:
教材有《秋雨》、《银马车从天而降》、《葡萄架下》、《大枣》等儿童艺术歌曲和民歌。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旋律,可以提高学生的乐感,为以后的大量欣赏打下基础。听力方面,教材还提供了听唱曲目《我躺在绿草上》,听曲目《我在家乡的亲人》等等。此外,教科书中还增加了一些活动,如秧歌、即兴表演和音乐七巧板。这些课程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后准备,为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的结合,注意让学生做好准备。
2.因材施教,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设计每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设计是多样的,充满了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和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积极与其他学科交流,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回应新课标的要求。
6.多看多听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实施,开阔学生视野。老师们从中总结经验。
六、教学时间表:
第一课西方习俗
1,唱拉萨歌谣
2.享受北京的好消息,去边境村。
3.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第二课古诗新唱
4唱梅花
5.晚上唱歌和思考
6、古诗词朗诵音乐会活动
第三课美丽的草原
7.享受天堂
8.欣赏牧民节
9歌唱美丽的夏日牧场
第4课欢快的舞步
10,享受大河之舞
11.立正准备活动。
12,感谢大家一起来
第五课绿色想象
12,携手歌唱,地球村
13,唱绿色的歌
14,欣赏森林狂想曲
第六课快乐鼓
15,龙腾胡月
16,唱木谷歌
17,鼓活动传递亲情
第七课音乐中的故事
享受彼得和狼
第八课良好的祝愿
19,唱平安夜
20.欣赏满月。
21,唱响难忘今宵
22.活动新年音乐会
五年级音乐课堂教案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别音乐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拼读音乐,视唱练耳,满足感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有相对的自控能力,但是课堂活跃度不乐观,兴趣不是很高,音乐基础比较低,接受能力有限。有的同学连1,2,3,4,5,6,7的乐谱都不懂,乐理知识也不太理想,歌唱状态、音准、音色、乐感都不好。中下层学生占多数,约65%-75%。虽然这些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但由于自身条件或其他原因,他们的唱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环境因素对音乐不感兴趣,所以情况不容乐观。这些学生在班级人数众多,但对班级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上课大喊大叫,音准不准等等。这些可能是我们学校至今没有真正的音乐老师。虽然情况不好,但我坚信从最基础的音乐知识开始,他们一定会进步,提高。
三。任务目标
(1)歌唱部分
1,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唱来自书本的歌曲;
2.先教乐理知识,拼音乐和视唱练耳,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音高要根据学生的音高来定。先听磁带,然后老师会教乐谱。唱完配乐后,同学们会根据配乐唱歌词。教学几次后,让学生视唱配乐,并相应地唱出完整的歌曲,然后老师会纠正,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完一首歌,下节课都要检查一下,让个别同学一起唱。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老师会及时纠正。
(2)声乐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渐扩大音高;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来表达;唱歌时保持声音清晰、音高,声音要圆润饱满;学习并尝试唱两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平衡和音色的协调,同时注意管理好各自的声音,不被打扰,避免声音失衡。
(3)体现主题
唱好一首歌,不仅要有好的声音,还要有情感,肢体语言(舞蹈)体现主题,才能完美的展示和表达歌曲的内容。
改善教学
1,认真备课,做好准备,预习,反思,为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设计每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设计是多样的,充满了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和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在网上多看多听其他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从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表:
第二周专题课点评
第一课“早晨和夜晚”3
第二课“农家乐”4
第三课脚印
第4课“可爱的家”3
第五课“故乡”4
第六课“快乐男声”3
第7课“雨花”4
第八课冬天的雪4
第九课“花的配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