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值得反思的小事600

外面阳光很好,而屋内的我却有些迷茫。

今天发生了我当助理班主任的第一件事,一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错了的事。这仅仅只是我当助理班主任的第二天。

这是早操的时候。班上的朱同学带了一瓶饮料瓶出来放在了操场上,直觉告诉我这是不是不应当的,但我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过了一会时间后,才上前制止。我问是谁的瓶子,朱同学承认是他带下来的,并说早操后会带走,同时将瓶子拽在手里放在胸口,我认为他应该会在早操后带走的,但觉得放在操场中间做操会不雅会影响做操,因而让他将瓶子交给了我,而后我将瓶子放在了后排我所站位置的旁边。这件事我想也许这样做并没有过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有了不同的涵义,我一定是做错了,或者没有错也做得并不恰当。

最后一排的学生俞同学,是学校的体育部长,每天早上的早操都是由他组织班上同学排队走到操场,他应该是一名负责任的学生。而我今天对他的行为态度却是很不妥当。事情的原委是早操结束后教导老师还在讲话,俞同学直接坐在了操场上,我当时的反应是这样又给班级添了一层乱,我想八成是今天班主任不在,他们特意要给我一个下马威,特意地作对一下,看看这个助理班主任能力行不行,是不是可以任由摆布,这帮“坏小子”。

我一想到台上教导老师在讲话,底下班上一名学生坐在操场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场面,心里顿时觉得脸面丢失,我叫他起来,说这要是让何老师(班主任老师)知道了会是什么反应,让他站起来,他反而把腿伸展得更开了,我立马火了,用很严厉地语气叫他站起来,当时的语气是强迫他必须起来,他幸许是叫了一声前面同学的名字,前面的吴同学伸了一只手给他,借助同学的手俞同学用力地站了起来。接着径直往后走去了,我当时就蒙了,周围传来了别的班主任老师诧异的眼光,我现在仍然难以形容当时的滋味,略带责备吗?还是对我的行为感到愕然和惊奇?我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返身看到了校长,同样的愕然,相同的眼神。我站在操场上,觉得特别的陌生,好像依稀中我并不属于这个群体,像是第一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群很熟悉的人陌生地看着一个陌生的人。俞同学径直地走了,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在随意地走动之后会有怎样的行为表现,一时便傻在那了,觉得异常地尴尬。然而俞同学径直地走到门卫办公室去了,在门口站在两位穿白大褂的医生,待我明白过来已是在门卫室里面医生给他把脉的时候了。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俞同学身体可能不适,才问起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早操结束了,学生退场回教室准备上课去了。我看到了班主任何老师。跟随何老师到了班级,我在很短促的时间里向俞同学道了歉,并感谢他将水瓶带走了。按俞同学的反应来看,我所做的事应该是伤害了他。回到办公室,我问何老师我是否做错了,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妥当,何老师没有说我什么,只是说“做事情要看学生当时的反应。没有对与不对,只要学生没有反对,就是对的。”她给我的建议是“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或处事的方式”,我想这是后续我必须要学的。校长对我说要“多看、多听、少问”、“胆子大一点,大胆地做”,而我做得比较多的幸许是问得多,看的和听的反而少吧!

回到俞同学的事情上来,我想这不仅反应了作为一名稚嫩的老师我“说话或处事的方式不够灵活”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顾及的是所谓“师道尊严”的威严,并没有从学生出发,真正以学生为本,否则我为什么不是先问问他是不是不舒服然后再能有针对性的作出行为反应,而是直接就认定是学生对我的权威或威严的挑战而给他下命令怒斥他呢,学生还没有跟我作对我已经跟他们作对了。我想我是不是已经认同了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必须要谨慎处微“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方向,而对于其中要把握的度和原则我却一无所知,一无所有。

从整件事情发生来看,我想事件本身反应的不仅仅是我的惯性思维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并没有信任学生,或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而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下伪装了自己,堂而皇之地穿上了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漂亮衣服,而这也许是一身纸衣,一捅即破。如果真要以两个角色来选择的话,在二者之间,我想我表现出来的可能更多的会是学校纪律的维护者,由此才会是学生利益的捍卫者。

只有两天的时间,我从何老师身上学到的很多很多,但我自己却总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状态,我想我是需要去领会的,不只是单纯的模仿。何老师打的比喻“先打一耳光子,再揉一揉”,和很多忠告常说的“先专制后民主”、“该严时则严,该柔时则柔”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和处理,我还没有切身体会到。而“水瓶事件”何老师采取的策略是,会问一问学生为什么把瓶子带下来,追究原因,然后再狠狠地批评一顿,为什么早上打篮球如果有精力打篮球为什么不好好做操(何老师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意思,还是我回想得很模糊了),我不知道如果要我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话我会怎么做,我会怎么“骂”他,我现在明白的是首先要做的是先弄清原因,但即便如此,我也仍然不能保证下回再有事件发生我会不会或能不能这样做,但我想无论如何,我要尝试往这个方向靠,日后一定会形成这样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何老师还有的一个方式是有的任务会分配给学生,而班主任的角色则是在旁边监督,具体的怎么能做到这一步我还不清晰。同时我还需要明晰的是,我不能触碰或必须坚持的底线和原则是什么。

成长,是痛过之后的领悟;成熟,是领悟之后的改变;而我,将以怎样的方式成长着,成熟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