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华 苏天华:我乐意被当成新人

苏天华,大连人,歌手、制作人。在从事近9年的音乐时间里,他发过一张唱片,几张EP,代表作有《最伤心的人》《爱上了你也伤了你》等歌曲,但很快又消失在人们眼中。2011年,本来已经筹备好的新专辑却被录音室的一场大火毁之一炬,这让苏天华不得不再次潜下心来重新创作。今年8月,沉寂了许久的苏天华终于回到大众的视线,跟我们畅谈即将完成的第二张专辑:风格变了,心态变了,唯一没有变的是仍然坚持只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对于消失了这么久,他说:“如果现在别人问我是新人吗,我会蛮开心的,觉得这两年没有白沉寂,因为可以重新起航。”

要做中国风的音乐

本刊记者:第二张专辑是什么风格定位?

苏天华:其实专辑还在做。定位上偏中国风的比较多,流行音乐、摇滚、情歌也有。我现在中国风也不是完全的中国风,里面还有一些R&B、说唱、评戏、川剧等结合起来的歌,我就管它叫中国风。这样中国风的歌有两首。《砚台墨香》描写一个书生四处游走,拿着文房四宝给后人留下一些东西,把他的点点滴滴给记录下来。这首歌更突出中国文房四宝的理念,都是用中国文化制造出来的。第二首歌《月城樱沙》挺猛的,说的是我是个英雄,站在一个孤城上等待红颜知己,很多年过去了,孤城里面因为没有人,全是飞沙,突然有一天她回来了,沙就变成了满城樱花。

本刊记者:怎么会想到这样的情节?

苏天华:我很小的时候想当英雄,但那时还不懂事,觉得古装剧里的英雄很威猛。长大后就想用歌来把这些体现出来。不过这首歌也很有旋律,不俗,稍微往唱片歌手的方向靠一靠。

本刊记者:那你第一张唱片的风格是类似于网络歌曲的合集,有点像任贤齐那样的风格。为什么想到转变风格?

苏天华:我曾经想做现在的歌曲,但那时候没有太好的条件、氛围去做这个东西。现在有条件了,我就要把我想唱的歌给唱出来。两年没有发片了,沉寂了一下,再唱,就唱一些周杰伦、王力宏那样的风格结合起来。

很乐意被当成新人

本刊记者:你的歌曲风格转了,你觉得你的歌迷接受吗?

苏天华:之前在微博里透露过这个消息,支持和反对的歌迷一半一半吧。但我只想唱自己想唱的,音乐这个东西不能含糊,真的。

本刊记者:网络歌曲很多人听,但他们可能记得住歌,记不住歌手的名字。

苏天华:对,我重申一下,我没有做网络歌手,我唱歌的时候还没有网络歌曲这种叫法呢。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还没出的时候我就在唱歌了。我最早签的滚石,后来签到华数,沉寂了这么长时间,也是想大家把我忘掉,而不是说一出来就说‘《最伤心的人》就是他唱的啊’,宁可别人说我是个新人,也不要说我以前是唱某个歌曲出来的。

本刊记者:这个想法倒很新鲜,明明有经历还愿意被当成新人。

苏天华:现在有很多网络歌手要转型成唱片歌手,他们真的转不了,因为骨子里就没有那个东西。我只想让喜欢我歌的人知道,苏天华在唱歌给他们听。

本刊记者:现在不怕别人说你是新人吗?

苏天华:有很多圈外人听到我名字会说“苏天华?不知道。”但是也许一提以前的歌名就知道了。如果别人问我是新人吗,我还会蛮开心的。我沉寂的这两年一首歌也没唱,一直在创作,在为这张专辑准备着,也有给别人写歌。

想当音乐武侠的小诸葛

本刊记者:你小时候想当英雄,是中国古代的大侠还是西方的超人?

苏天华:是古代那些会飞的大侠。我小时候就想飞,看电视里在水面上啪啪啪几腿就蹬过去了,觉得太厉害了,所以就去少林寺学了3年。到第三年我问师父我什么时候才能飞,他咣一脚就把我踹到地上,所以练好功夫我就回来了。

后来我又去沈阳一个武校学了3年的散打,出来以后给武警新兵当了一年半的教练。那时候新兵有才艺演出,我上去唱歌,才发现原来自己唱的还不错,后来迷迷糊糊就走上音乐这条路了。刚开始还不会创作,就跟着江建民老师学了一段时间,自己一点点开始创作,后来越创作越发现这个东西真的不简单。

本刊记者:那如果你用一个大侠来形容你在音乐领域的角色,你觉得会是谁?

苏天华:我想做诸葛亮。因为他能在聪明的时间做一些聪明的事情。黄盖、张飞那都是性子比较急的人,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但是我会考虑,你想听的我就一定要去唱,而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去做。所以还是做诸葛比较有智谋。不是大侠,是英雄。一定要做唱片界的小诸葛,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会不断扳正自己,听一些歌迷给我的建议,我会吸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