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些关于西方古典音乐的问题

我是准大一新生。我肯定没有他们专业!

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没人听。有一种叫“格里高利圣咏”的东西,大概属于这个时期。听起来像是念经~

巴洛克时期大概是1600s吧?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斯卡拉蒂……有很多,但大多数人只是听了前三个人~

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汉德尔:哈利路亚(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咏叹调),

维瓦尔第:四季

这些你应该都听说过,其他“重量级”的你也能知道。感觉...‘这个东西很主观,真的很难说。

古典时期是1700s,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这个时期的“巨人”~

海顿平时没听过。他的交响乐好像很强~还有一首小号协奏曲很好听。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第十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第四十交响曲(我不想长大),G大调弦乐小夜曲。也许你也听过第25交响曲和其他交响曲,最好是39,40,41,钢琴协奏曲最好是20-24和27,还有安魂曲(这是体裁名称)。

贝多芬最强的是交响乐和钢琴奏鸣曲,交响曲3《英雄》、5《命运》、6《田园》、7、9《合唱》(欢乐颂是第四乐章,但听主题要20多分钟)中间强;有些奏鸣曲记不住号码。比较著名的有《悲伤》、《月光》、《热情》、《告别》、《黎明》。还有他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和小提琴协奏曲。我对这个人有感觉:轰轰烈烈+热情。

接下来的时期是浪漫主义时期: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

舒伯特:我对《第八交响曲》、《鳟鱼钢琴五重奏》、《死亡与少女四重奏》了解不多。没听过那些叫“歌王”的歌...只听得菩提树(这是歌集)。

柏辽兹,我只听过幻想曲。太棒了!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以及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创作的音乐,创造了一种体裁,叫做“无词歌”,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春之歌”。

舒曼,第一交响曲钢琴组曲《春天》和《童年场景》(应该是这个体裁)

肖邦:都是好东西。夜曲(这是一个流派)是“特长”!通常你会遇到:降E大调小夜曲,降E大调练习曲,C小调练习曲(花名《革命》),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也应该叫波兰舞曲)。

勃拉姆斯:这是好东西!勃拉姆斯是舒曼的学生,大家都说他喜欢舒曼的妻子。这种东西容易出问题,而且不是主流,所以他的东西似乎比贝多芬的更压抑。交响乐都是好东西,尤其是1,4!小提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选集,单簧管五重奏

李斯特:据说他钢琴弹得很好,开创了“交响诗”体裁。交响诗《前奏曲》1,2,匈牙利狂想曲钢琴协奏曲集(第二首好像是那首第六首也挺...)

瓦格纳: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是死敌。他们是李斯特的女婿。李斯特女儿的前夫好像是个勃拉姆斯。瓦格纳总的来说是改革派,勃拉姆斯总的来说是保守派,但后来的激进-现代主义似乎对勃拉姆斯更好一点。瓦格纳的歌剧不太好,我比较喜欢看电影,但还是听序曲~唐·豪泽(这是男主角的名字)的序曲,李·和流浪的荷兰人都挺那个。还有一集《尼伯龙根的指环》,女武神的一段咏叹调叫《飞翔的女武神》和《飞翔的荷兰人》。现在他们都是保守派。“我更喜欢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有人说他是同性恋。我猜他是嫉妒,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有钱女人的支持。有人说他死于霍乱,也有人说他是自杀。他被怀疑精神失常...第四、五、六交响曲比上一部好,最后一部比上一部消极~小提琴协奏曲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我不太喜欢第一钢琴协奏曲,但它是经典。

1800s后期是“后浪漫主义”,似乎和“后”、“后现代主义”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更多的是继承的成分。拉赫玛尼诺夫、布鲁克纳、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是代表。

,表现为:“虚无主义”开始兴起,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克尔凯郭尔、尼采等哲学家的出现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它预示着20世纪欧洲“存在主义”的兴起。

拉赫玛·涅多夫(Rachma Niedorff):拉赫玛尼诺夫是柴可夫斯基的学生,他的作品更加悲壮……但也充满活力,大概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钢琴协奏曲2和3,死亡岛上的交响曲2和3,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马勒:马勒神经质(还没疯,大概到了抑郁的程度)“好像懂点尼采”“好像弗洛伊德是他的医生”。九部交响曲和一些艺术歌曲集是代表作品‘马勒几乎是我的最爱!

布鲁克纳:第4、7、8、9交响曲是有代表性的。

马勒和布鲁克纳生前没有人欣赏他们的作品。他们在音乐上有点像尼采和克尔凯郭尔。

理查·施特劳斯(好像和圆舞曲没太大关系):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尼采的书)(你应该听过这首交响诗的开头《日出》)、《堂吉诃德》、《唐璜》、《英雄传说》和《死亡与净化》。

后浪漫主义比浪漫主义更关注死亡。

1800s还有一群叫“民族主义”的音乐人,他们主要借鉴自己的音乐。“应该和当时殖民主义的兴起和帝国主义的出现有关。”音乐家包括丹麦的卡尔·尼尔森、挪威的格雷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以及俄罗斯的“五强组合”——格林卡、林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和巴拉契耶夫。盖伊(这并不广为人知)在捷克也有鲍罗廷、德沃夏克和斯美塔纳...民族主义其实影响很广。应该说,哪里有民族音乐,哪里就有古典音乐民乐流派。

纳尔逊:可能知道这个人的人不多,但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中颇具代表性。

格雷格:名字不“出名”的音乐经常听到。是《晨曲》《在山寺》《索尔维之歌》,这是易卜生的戏剧《皮埃尔·根特》的配乐。.....我以前在张韶涵和霍建华的一部电视剧中听过他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的开头。

西贝柳斯:最著名的是芬兰歌曲,他们的交响乐都很棒。他自己似乎是一个民族革命家。

德沃夏克:第八、第九交响曲,尤其是第九大提琴协奏曲~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其中最著名的是《福娃河》。

五人组: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普希金原创)、林斯基·科萨科夫的《谢赫拉查达》(或《一千零一夜》)、西班牙随想曲、穆索尔斯基的画展、巴拉契耶夫和盖伊不知道鲍罗丁的《中亚和西亚草原上的交响画》。我只能说这么多作品。他们应该也很优秀,但我被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覆盖了。

1800s后期还有一个印象派。似乎很多人会把那些扭曲的影像和“印象主义”联系在一起。印象主义绘画虽然是挑战现实主义的先驱,但画面基本是写实和诗意的~印象派音乐也是比较能接受的~感觉和莫奈、雷诺阿这类画家的画很接近~

德彪西: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先驱。代表作品有《海》、《夜曲》(这是标题)、《牧神午后序曲》等。(呃...我不记得《海》和《夜曲》。好像有交响乐小品)。

拉威尔:拉威尔的代表作是《波莱罗》(你肯定听说过!)华尔兹》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洛伊》的配乐

感觉德彪西更接近莫奈,拉威尔更接近雷诺阿。

1900的世界开始不一样了。1800s后期的那些音乐人,有一种倾向,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和谐音调——虚无。中国迄今为止似乎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环境。人们似乎认为“虚无”是思想不够乐观的表现。但哲学家卡尔·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至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来看待它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脚下的生活基础会发生动摇的原因。艺术家是最先面对虚无的群体。1930年代存在主义开始兴盛之前,就有各种各样的“现代派”艺术。马勒应该是非现代主义中最接近现代主义的音乐家。施特劳斯在这方面应该不差。

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表现主义都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前身”。

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徒弟威尔伯和伯杰是表现主义的代表。

勋伯格开创了无调性音乐、十二音作曲等等,反正我们听起来很奇怪,但如果抛弃“审美刻板印象”,就会有所发现~

事实上,我不知道巴托克和柯达伊是民族音乐家还是现代主义者。至少巴托克不太现代。事实上,我不知道柯达伊。

巴托克的代表作有《乐队协奏曲》、《钢琴曲》、《弦乐与打击乐》以及舞剧《魔人》。巴托克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也很重要,要归功于表现主义也不足为奇。

被誉为“音乐中的毕加索”的是斯特拉文斯基,不是说他是最好的,毕加索也不是最好的~似乎他的任何一个流派都可以~代表作品是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献给春天》。

说到斯特拉文斯基,就不得不提苏联(不是俄罗斯)的现代音乐了~那就是“新古典音乐派”。斯特拉文斯基在这所学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听起来不太奇怪,但是有不协和音~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看起来都不错,最有名。

普罗科菲耶夫:最著名的有第一交响曲《古典》(这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

Khachaturian: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种大家都听说过的“佩剑舞”。它来自一部戏剧。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新古典主义。

好像我之前说的除了勋伯格不奇怪,所以现代主义也没那么难接受~真正奇怪的叫“前卫”

瓦雷泽:瓦雷泽现在站出来应该不会太奇怪,但他是“噪音音乐”和“电子音乐”这类东西的先驱。杰作...前卫音乐人似乎没有固定的风格,不好“代表”...美国似乎最著名的“电离”似乎是“最激进的”,都是打击乐。

艾夫斯:艾夫斯应该算是“先锋”。第四交响曲和协和奏鸣曲似乎更有名。听过第二交响曲,一点都不陌生,协和奏鸣曲才是...我从来没听过。

约翰·凯奇:我对他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除了有一个最有趣的“4分33秒”,由三个动作组成:演奏者的“演奏”是“站立和坐下”开合琴盖,实际上是“静默4分33秒”。他说,赛场上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的一部分,所以是“声”。

梅仙:勋伯格首创了“序乐”,梅仙似乎把“序”延伸到了节拍上,这是为以后的“全序”迈出的一步。梅仙最著名的有《末日四重奏》、《百鸟觉醒》和《土伦的伽利略交响曲》。梅仙似乎更容易接受。通过对爱情、信仰和鸟鸣三要素的把握,梅仙可以分辨出多种鸟鸣。

斯托克豪森:斯托克豪森的音乐绝对是“抽象”的,他的音乐主要以电子音乐出名:《直升机四重奏》(直升机被用作音乐家)、《青春之歌》于2007年去世。

布雷兹:我还没死。我也是用「全序」和「电音」作曲和指挥现代音乐的最佳人选~代表作…我只听过「回应歌」。

贝里奥:交响乐是最著名的吗?

那些前卫音乐有点...但是如果有人嘲笑音乐,他们似乎也是...无知的...还有很多其他的音乐人:卢伊基诺诺、卡特、努森、武满彻、谭盾(我应该听说过这个)、格拉斯、亨策...各种各样,各种各样...但我似乎包含了一些“后现代主义”...其实我不太分享。

四首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和门德尔松。

三首安魂曲:莫扎特、威尔第和弗雷(你自己查过这个人‘法语’)

柴可夫斯基:忘了提他的招牌“三大芭蕾”: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我觉得自己很重要~!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比素质,比气质,比见识的。音乐不是工具!我他妈没修养还能听古典音乐只听古典音乐~!

以上内容不对可别怪我~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