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宋钊的妹妹
1996-1998,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65438年至0998年,在中国著名教育家周广仁先生和王振山教授的帮助下,参与组建【故宫钢琴三重奏】,定期出现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周末音乐会上,活跃在各地的音乐舞台上。
从1998到2001,频繁出现在北京音乐节主办的大师班课程中,得到了与众多国际音乐艺术家近距离交流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阿姆迪乌斯四重奏和爱丽舍四重奏。巴托克四重奏巴托克四重奏等享誉世界的四重奏,单簧管大师查理斯·内迪希,已故小提琴大师伊萨克·斯特恩·伊萨斯特恩,当代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姆斯蒂斯拉夫·罗斯托罗波维奇·罗斯托波维奇,被誉为“不可多得的大提琴天才”。
2000年加入中央音乐学院四重奏,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音乐会演出、音乐录制等活动。同年,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四重奏】的室内乐演奏家,受邀出席第三届北京音乐节信德电信“信德之夜”音乐会。2001获得德国DAAD文化艺术交流基金奖学金。*1999,宋钊参与了由已故小提琴家伊萨·斯特恩监制的音乐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札特——续集》(美)的拍摄。
多年来,宋钊一直致力于大学校园的音乐交流和音乐普及活动,足迹遍布中国数十所高校。诗意的浪漫演绎伴随着虔诚的艺术心境,使他的音乐产生激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02年,宋钊以自由艺术家和音乐家的身份独立策划音乐会和艺术活动。陆续推出【过世?《浪漫》《无声的声音》《极端的情绪》《逝去的时光》等16场独唱和合奏音乐会。2004年9月,应友谊之邀,著名青年小提琴家杨天娲与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李翔组成三重奏,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在成都举办的中德室内乐大师班,导师是J?Rg-Wolfgang Jahn和Michael Hauber,他们娴熟的表演得到了两位教授的高度赞扬。自2004年起,宋钊开始参加北京艺术家发行中心组织的艺术活动,他的即兴创作获得了国内外许多著名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好评。
2004年底,在抒情女高音陈小朵、宋钊、钢琴家张家林和小提琴家张静野的参与下,组成了一个音乐会创作小组。四位性格迥异的新生代音乐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会“语言”。他们构思和创作的“自然主义”音乐会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欣赏效果,受到各界爱乐人士的广泛好评。2005年,宋钊、张家林、张静叶三人共同创立了“古典DNA三重奏”基因三重奏,为各地古典室内乐爱好者提供了多元的音乐欣赏空间,引起了许多当代年轻人对室内乐艺术的思考和关注
*宋钊使用的意大利MICHELE DOBNER大提琴由北京秦猎人弦乐器交易交流中心著名收藏家杨广泽先生热心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