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第一则强调了学习应乐…乐…

“论语第一则"出自于《论语·学而第一》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自身学习方面,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并用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从知识中求取力量,并自得其乐的快乐表现。

2.在交往学习方面,孔子认为:有同学或朋友从远方来,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并增长自己的所学知识,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这也是一种通过与同学或朋友间的交往,进而增强自己的知识的快乐表现。

3.在学习过程方面,孔子认为: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是一种君子应具备的风度。而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让自己具有从容不迫和悠然自得的乐观心理。这也一种用大度和乐观的自信心理,去面对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即使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的快乐表现。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