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代西方文献中的中国名称是

蒙元时代西方文献中的中国名称是Cathay。

蒙元时代,中国与西方接触逐渐频繁,西方文献中对中国的称呼常常出现,如China、Cathay、Zaiton等。其中,对于蒙元时期的中国,西方文献中常用的中国名称是Cathay。Cathay一词源于波斯语中的Khitan,是指契丹人的国家。

蒙古人在征服中亚和中国后,使用该词称呼辖下的中原地区。Cathay称呼从13世纪开始,在欧洲多次出现,如李维(MarcoPolo)的《游记》中就用过该词。在当时,Cathay是欧洲人心目中神秘、富饶、文明的象征,它的Wonders和Beauty曾经引得很多欧洲人的向往。

国号的由来:

元朝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九载:“蒙人既侵金国,乃自号大蒙古国。”元初汉文史科中尚有“大朝蒙古国”、“蒙古大朝国”(或仅称“大朝国”)等名,都是同一蒙文国号的不同汉译。

元世祖忽必烈鉴于本朝“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像汉唐那样以初起之地或始封之邑为名,都不足以显示其盛大,于是在1271年发布《建国号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大元”为国号。元朝官方编纂的《经世大典》解释:“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元朝建号以后,大蒙古国之名在汉文文书中不再使用,但并没有废除,蒙文文书中仍用此号,通常是与汉名国号并称,罗马字转写为Dai’onyekeMonggholulus(大元大蒙古国),或Dai’onKemekuYekeMonggholUlus(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为北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