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的读音
萧的拼音 [xiāo]
(1)封国名或城市:萧国、萧城、萧县;
(2)人名:萧叔大心、萧姓、萧何、萧统;
(3)艾草的别称。
基本字义
◎ 即“艾蒿”。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
◎ 〔~~〕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 〔~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
◎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艸,从肃,肃亦声。“肃”本义为“千针万孔”,转义为“孔眼密布”。“艹”与“肃”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叶子正面密布小凹点、背面密布绒毛的植物”。本义:一种叶子正反面像刺绣作品的草本植物。特指:艾蒿。
说明:刺绣作品的正面是密集的针眼和丝线,背面是绒毛状的丝线。萧即艾蒿,又名艾草。百度百科:“艾草:……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