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纯音乐的思考
这两年,我成了一个纯粹的音乐听众,而不是粉丝。毕竟人是善变的,更是多变的,我也不敢保证以后会沉浸其中。但是,现在的纯音乐确实给我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纯音乐和流行音乐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歌词,但这种歌词的缺失给了我很多遐想。纯音乐是自由的,不受歌词的束缚,所以听者也是自由的。他不会因为混在一起的歌词而被带到某种“无我”的境地,也不会因为歌词的好坏而去评判独立的曲调。听纯音乐就是纯音乐,不会反驳其他不合理的情绪。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宣扬纯音乐,也没有刻意贬低其他音乐的意思。我只是陈述我对纯音乐的感受,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是高见。不喜欢也不要懊恼——毕竟我也是杂食者,其他任何适合我口味的音乐我都会听。
正因为纯音乐对我来说是免费的,我可以单纯的听纯音乐,什么都不想,也算是“精神上的休息”;当然,我也可以想很多:比如通过音乐想象画面,或者尝试填词——但对于我这种“色盲”来说,这基本不可能。我最喜欢的是晚上听纯音乐来激励自己写出华丽而有意义的文字。很多时候,我只能写出一半自己都觉得惊叹的话,半途而废。说到“辞藻”二字,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和“赋”字作伴,这样才能说“辞藻华丽,赋飘逸”,还挺工整的。要说纯音乐好,不如说它与黑夜相得益彰,总让人想到generate。
纯音乐没有歌词伴奏,所以像我一样孤独。孤独的歌配上孤独的人,偶尔写下孤独的文字也不那么孤独。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没见过大世面,有一天我会在江郎累死吗?我没有江郎的天赋,也不敢和江郎相比。我只写随性的文字,但万一有一天没东西可写了呢?
我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可能当时的我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人,也是一个没有梦想的蜉蝣,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浮躁而老去。
明天我还想看到自己吗?你还会想着和昨天的自己做朋友吗?
——以上是当时的全文。再仔细看了一遍,真的失去了当时的心情,再也无法沉浸式的写出随性自由的文章。我真的很久没有写文章了,至少,仔细算算已经一年多了。因为各种忙碌的事情,我放弃了这个我一直很享受的职业——即使没人看我也能享受。我很幸运,我能够记录我的心情,给自己留下一个见证的过程。到现在,虽然我还是沉迷于纯音乐,但听的音乐多是“小曲”。当然,去年喜欢的纯音乐现在还在听,我也从来没有厌烦过——我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可能我是这么想的。口味有些变化,但我觉得本质没变。我还是一个孤独的人,就像大多数为理想奋斗或者对理想迷茫的人一样,或许可以说是“有思想的”。写到这里,我莫名其妙地想起了江洋先生的“你之所以迷茫,是因为你读的太少,想的太多”,多少有些无奈,但好在我们还能“想”。当然,“读书”也是一项应该坚持的事业。毕竟最后可能还是“幻想”。
现在的文字没有太多灵魂,文字匮乏,文笔也低劣。以前最受generate启发的时候,现在困了。今天到此为止吧,困了就睡,至少做的自由自在。听纯音乐睡觉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晚安,我的灵感!晚安,喜欢听纯音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