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叶子
1,理解歌词,学会用连贯、舒缓、间歇的唱法表达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唱歌要和搭档的声音和谐一致。
活动准备:
1,一本儿童读物。
2.孩子们可以玩音乐游戏秋天。
3.一把扫帚。
活动流程:
1,音乐游戏《秋》。
小朋友装扮成小叶子,老师带领小朋友表演并演唱歌曲《秋天》。“小叶子”蹲在活动室里,老师扮演扫叶子的角色。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次。
2.学习歌曲《小叶子》。
(1)听老师讲“小叶子”的故事。老师把小叶子的歌词编织成一个连贯的故事,让孩子熟悉歌词。
(2)欣赏老师对歌曲《小叶子》的传神表现。
(3)带领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歌词。
(4)教师带领孩子唱歌。
3.学会带着表情唱歌。
(1)在第一段中,萧也离开了她的母亲,漂浮在空中。萧也的心情如何?我们唱什么声音?
(2)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3)第二段讲述勇敢的小叶子。它在说什么?我们唱什么声音?
(4)带领幼儿用停跳的声音唱第二首歌。
(5)完整的唱《小叶子》这首歌。
4.探索不同的唱法。
(1)这首歌除了一起唱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唱?
(2)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以男唱女唱第一、二段的形式演唱歌曲。
在这个环节,我先引导孩子欣赏散文《叶子》,感受小叶子的飘落和与妈妈叶子的亲情,然后唱《小叶子》这首歌,让孩子感受和理解歌曲的内容。
活动反映:
我一边欣赏《小叶子》这首歌,一边引导孩子闭上眼睛听音乐,跟着我的情感配乐讲解,启发他们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美景,并在脑海中展现树叶飘动的动人画面,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音乐,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意境。
因为有了之前在“捡树叶”、“我眼中的树叶”等活动中的经历,孩子们立刻对“小树叶离开妈妈”这句歌词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创造了许多树叶飘落的动作:螺旋飞舞、缓慢飘落、轻盈起伏的飞舞、狂乱飞舞...通过创造树叶落下的不同状态,孩子们可以理解地记住了歌词,而且很快。
对这次歌唱教学的反思,给我留下的启示是:歌唱活动不仅要以掌握歌唱技能为最终的学习目标,还要通过整合社会、语言、游戏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辅助教学,丰富音乐活动,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这样,孩子就快乐了,在整合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口开窍了,收获了情感,从而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