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多大学习声乐?
成人音乐舞蹈都不适合孩子,更不适合幼儿园教学。孩子会在各种活动中吸收学习,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学校和家长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提供积极健康的娱乐,警惕对网络的依赖和利用。
四至六岁学声乐的孩子,喉咙和声带比成人少一半或更少。他们胸小,呼吸浅,经常头腔共鸣。它们听起来响亮、甜美、透明。这样稚嫩的声音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时候如果父母急于求成,用声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歌唱事业,最好自然发展。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享受音乐,学习唱一些童谣,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一定的乐感。同时,他们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内容,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
儿童期最好从七岁开始学声乐。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独立学习声乐技巧,基本控制歌唱器官,有一定的声音感,对歌曲有一定的理解和表现力。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又能培养孩子学习声乐的兴趣,有利于声乐演唱艺术长期不断的学习和发展。
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大,能力会越强。上幼儿园小班后,他的各方面能力会比其他孩子强,有助于老师树立学习的榜样,显得更加自信,在班级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如果一年后不去小班,因为孩子年龄小,能力不如别人,不善于和其他孩子交流,就会让孩子处于被动地位。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给予的示范较多,但给孩子的空间不够。其实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远远高于成年人。所以我们要求老师从活动的主导地位上走下来,把舞台让给孩子,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比如在“精灵进行曲”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试着用身体作为打击乐来为音乐伴奏,并提出了“身体可以在哪里响”的问题。于是,孩子们发明了拍手、拍腿、拍膝盖/肚子/屁股、摸膝盖等各种方法。其中不乏合掌、手掌拍手背、手掌拍拳头、拍错手、上下拍打等音效。因此,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实现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是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