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音乐无处不在,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音乐是陶冶人情操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我们接受什么样的音乐与我们童年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而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即使是家庭背景非常不同的人,也会被舞动的音符所感染。无论是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还是被众多艺人演绎的高雅音乐,都能以一个合适流畅的载体渗透到我们空虚或充实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
如果把人分为婴儿阶段、少年阶段、大学阶段、成人阶段,那么音乐对人生每个阶段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幼儿阶段是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阶段是儿童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认知阶段,是对事物的感性阶段,思想意识是主导阶段。青春期的孩子有真善美的思想取向,性格逐渐显现。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渐学会用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音乐作品,逐渐形成对具有个性特征的风格、表现力等审美特征的感性敏感,逐渐表现出对歌曲、音乐的见解。大学阶段,从认知方面看,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在理想方面,他们关注当下,展望未来。他们情感丰富,逐渐对音乐有了自己的见解或创作。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趋于成熟,思维深刻,意志坚强,情感深厚,人生理想和目标相对明确,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成熟。
其实在学习音乐的时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探索和追求,对磨练和发现自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学到更多,不仅是音乐本身,还有对我们生活的思考。如音乐中的“和”,和就是通过各部分的配合,摆脱杂念和自私,不是为了突出各自的个性,而是融合在一起,形成“和”,焕发出生命真实真挚的美。这种美是所有歌手的牺牲,是宽容大度的胸怀。每一个声音都可以平静地融合组合,甚至是整合,它们按照一个规律组合在一起。歌手有自己的独特性,但他们是为了共性而活着并付出或牺牲的。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群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不需要音乐的“和谐”精神来融入这个社会群体吗?为平凡付出更多。
音乐虽然只是一种娱乐形式,但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书画、茶道等。但是当我们悲伤的时候,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当我们失落的时候,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音乐是最好的伴侣。她可以缓解负面情绪,提醒我们要有平常心。悲伤的歌曲释放悲伤的情绪,安静的歌曲给你一个放松休息的港湾,励志的歌曲帮你重建信心,重新开始!音乐影响我们,改变我们。同时,现代人越来越提倡胎教,让一个幼小的生命在出生前就学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让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时期学习一门乐器,比如钢琴,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锻炼右脑。这无疑证明了音乐在生活教育中的作用正在被广泛地认识和研究,它在人的性格、思想和精神的成长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没有任何作品像音乐一样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的陶冶作用特别强。它能激励人奋斗前进,也能让人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另一种意义上,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格选择音乐,音乐也改变我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影响我们的人生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