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故乡之间故事500字左右
『壹』 我的家乡作文500字
我打小就有一个梦,一个家乡的梦。那就是,梦想着家乡尽快地变富变美。好多年来,这梦想一直伴随着我,总是挥之不去,有点魂牵梦萦了。想想,我离家十多年了,面对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家乡,我的故土,给我的感受是什么呢?除了骨子里的亲近之外,也有与日俱增的陌生。而这所谓的陌生,都来源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有了一种应梦的感觉。这种飞速的变革,并不是发生于一朝一夕,而是一步一步达到的变化。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家乡的路,是家乡的水,是家乡的人们认知上的转变。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三农”政策,它就像是温暖的春风,和煦的阳光遍及故乡的每一个角落。 小时候,我家的门前是一条夏天长着杂乱茂密的草,秋天开满了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的田埂路。上学的时候,我都得走上好长的一段这样的路,晴天还好些,尽管那些被踩碎的泥土会趁着风的威风尘土飞扬,扑头盖脸地迎面袭来。但是也比雨雪天好上千百倍不止。雨后的日子,脚上的鞋总是会被泥泞给沾掉,走不了几步就得提一下鞋子。还是孩子的我们就光着脚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地行走。那时只感到泥浆透过脚趾缝往上滋,那种柔柔软软痒痒酥酥的感觉特别的舒服。但是舒服不了多久不是被泥中的硬物利器什么的给划伤了,就是因为弄得满裤管都是脏兮兮的,回到家免不了挨骂。不光是上学的路,家乡人由于没有畅通的道路,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都受到严重的制约与影响。于是,人们梦想着交通畅通的那一天的到来。
如今,快捷的交通为家乡人们的出行、生产劳动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农副产品外销,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家门口的路也能像城里的柏油路一样,宽阔、平坦、硬实。学生们上学走在公路上,终于能够昂首挺胸,风雨无阻了。道路的改善,圆了家乡几代人的梦想。后来, 交通的新变化接踵而至,日新月异。每次回家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便是哪儿的路竣工通车了,哪儿的路要规划扩修了。无论是村道还是乡道,从方便人们生活出行的角度来讲,谁又能说它不是乡村里的“高速公路”啊!
新建道路两旁林木葱郁、疏疏密密,延伸着嫩绿。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传出的是孩子们幸福的欢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家乡的道路和道路两旁的景观已焕然一新时,我只能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重新看待正在发展中的我的家乡了。啊!我美丽的家乡!因为有了畅通的道路,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的家乡属于磁县西部的太行山麓的丘陵地带。连绵起伏的群山,像是个强者用他强有力的臂膀把柔弱可爱的家乡揽在臂弯里。上苍以山的雄伟,给于家乡强有力的支撑,但它又非常吝啬,但却没舍得恩赐于家乡以温润、灵性的水。她远离了湖泊,水库。哪怕是一丁点的涓涓的溪流,一小片的清泉的也好啊!都没有。因此,家乡水资源匮乏可想而知。农田都是旱地种植,“靠天收”。大旱那一年田地里锄过三遍的苗子都要拔节,抽穗了。此时正需要雨水的浇灌。可这时天公不作美了,持续好几个月滴雨未降。人们眼巴巴地盼啊,等啊。
缺水不仅仅是体现在农田的种植方面,就连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水的问题也很严重。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村里吃水很大部分要到村里的地势非常洼的的一口老井去挑水用,这井里的水一部分是地下水,很大一部分是靠天上下雨聚集的。老井就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聚集地,每天来打水的人群络绎不绝。上了年纪的老辘轳,每天都吱吱呀呀地发出声响,像是在唱歌,像是在 *** ,又像是在向人们乞求说:我太累了,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歇息啊。上年纪的老一辈人都讲,在最干旱、缺水的时候,老井再也供不起村里的人们用水了。从井里打上来的水都是黄黄的、像米汤一样的泥水。就是这样也舍不得丢弃,挑回家澄清了再用,那时家里能盛水的都派上了用场。
或许是故乡地域原本不完美,但正因为如此,磨砺出家乡人顽强奋斗与勇于变革的精神。没有水怎么办?找水啊!有了上级的关注,村上的协调。村民的积极响应。由 *** 牵头组织修水渠,蓄水池。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农田的灌溉。村上先先后后打好了好几眼机井。又铺设了水网管道,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看着洁净、甘甜的水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又仿佛那不是水,那流出的是幸福,是几代人、几十代人梦想和希望的实现。
现在,家乡与城镇的差距,正在逐步明显地缩小。城乡一起***享改革开发的成果,已不仅仅是一句苍白的语言,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家乡人日益富裕的生活中。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过年过节时人们去购置衣服。我是八零后出生,小时候物质匮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件衣服通常是要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老大穿过了老二穿,一直往下接,什么时候破了,小了,旧得不能再旧了,就拆开了做成鞋面或改作别的。
一进入腊月,孩子们就扳着指头等啊盼啊的,盼着过年可以吃好的,可以穿新衣服。这看似简单的要求,朴实的愿望,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讲,仍然是件最快乐的事。母亲总想办法让孩子们在节日里充满欢笑。她常说,过节就得有过节的样儿,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们打扮一番。也就是说逢年过节不一定需要多么隆重,多么奢侈,需要的是一份过节时的心情。
现如今,我们在给自己的孩子添置衣物时,真正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御寒保暖。很大程度上是讲究漂亮、时尚。当然,买衣服已不仅仅是在过年节时才给孩子买。平时逛商场,看到合适的就买。在孩子饮食方面,已不局限于让他吃饱,而是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营养均衡。
一年四季中,秋天是家乡最美的季节。柿树果子压弯了枝头,在阳光下现出一片金灿灿的景色。一个个 *** 的柿子,娇艳欲滴,像吊挂着的灯笼,欢迎四方客人的来临。家乡独特的石雕工艺品产业,已能为当地换回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现在,有线电视遍及全村,几乎是家家按上了电话,能够宽带上网。在网上聊天,搜寻农业信息更加快捷、方便,只要鼠标一点专家行手就会请过来。与世界的距离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村子里新建起的**,成了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农闲时刻,人们聚集到一起,交流种植经验。村上还会定期地组织观看普法教育、科技等一系列的宣传片。有时这里还会传出优美的歌声和爽朗的欢笑声。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你们就尽情地歌吧、舞吧。淋漓尽致地活出一个新的自己!这就是我的家乡,曾经的苦难风霜已成过去,今日正在发出耀眼的光华。
当我每次回到家乡时,都会忘情地大口地呼吸家乡的新鲜空气,吸吮着家乡那厚重的泥土芬芳。心里不自觉地发出呼唤:多么美啊,家乡的味道!我愿深深地祈祷,愿家乡的明天更富庶,更美好!这仿佛成为我又一个新的家乡的梦了!
『贰』 关于爱祖国,爱家乡的故事500字
第一篇: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世界上一颗罕见的明珠,虽然她不及美国那样先进,甚至贫穷、落后,但我不会嫌弃,因为我是在她无私的爱之下长大的.高耸的珠峰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已挺起了胸膛;清新的空气告诉我们,这里没有战火硝烟;爽朗的笑声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
她地大物博,却因为人口众多而微不足道;她面积广大,却因土地荒漠而大半无用;她虽有诸多大江,却多是泥沙沉积.但是我们后人,可以从风化的泥土中,读出她的历史,读出她为后人留下的一切.我们爱祖国,正如岳飞精忠报国一样,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根,枝繁叶茂是因为她的功劳.有国就有家,我爱家乡如爱祖国一般.故乡是梦中永远的景致;故土,是离乡后最珍惜的物品;故人,是最纯洁的乡情。 当年玄藏法师出行,唐太宗将一撮故土置于杯中,让他喝下,告诫他莫忘故乡.是啊!祖国大地有许多壮美山河.但惟独只爱家乡,因为那儿是我成长的摇篮,那儿的一草一木都深入我心,我为家乡的进步而自豪.
可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校园,离开这方圣土,去到社会当中,而我心灵深处,依然深深挂念我的母校.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校园!
第二篇: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片广阔的沃土,她神奇而辽阔。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祖国那气势磅礴的高山峻岭,那蜿蜒曲折的长江黄河,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现在的中国已经是那么地繁华、那么地富饶,街道都从小弄堂变成了宽敞的大马路,车辆来来往往;城市里以前的小板房,如今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美丽的公园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家乡是什么?家乡是无垠的天空中飘逸的白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家乡是漫漫长夜里面对疲乏的星空时温馨的灯火;家乡是无聊寂寞,忧伤困顿时浓浓的香 茶;家乡也是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的摇篮,温馨而舒适。
千百年来我的祖国饱经风霜,历尽风雨。如今的中国,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如今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创造着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伟绩。中国正在与世界接轨,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做为一个中国人,我怎能不骄傲自豪?家乡,你是我敬爱的母亲,你是我温暖的怀抱。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对你们的热爱,只能汇聚成一句话— 祖国我爱你!家乡我爱你!
『叁』 鲁迅离开故乡时心理活动(500字)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会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们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肆』 故乡情怀作文500字 速度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论你如何奔波,如何忙碌,一旦有那么一天,当你突然间停下脚步,你会发现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最最难忘的是生你养你的故乡。
『伍』 家乡的民间故事作文500字
三尺头上有神灵
辽宁省兴城市南街,有一座由青花岗岩石头筑成的石牌坊,距今已有几百年了,但还很壮观,唯有东上顶缺了一角。为什么好好的一座石牌坊怎么缺了个角呢?
传说很久以前,牌坊胡同住着一个卖鱼的鱼贩子。这个鱼贩子在石牌坊底下摆了一个鱼摊,来往过道儿的人很多,都顺便从鱼贩子那买点鱼回家吃,一时间,鱼贩子的生意还挺兴隆。可是日子一长,鱼贩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在卖鱼时,鱼贩子用小手指压秤杆头,明明是十四两(古时十六两为一斤),他用小指向下轻轻一压,再把秤砣往一斤星上一挪,买主一看秤稍高些,定不住星,就乐呵呵的将鱼买回家了。
鱼贩子自认为聪明,可时间一长还是被精明的人发现了他的损招。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可鱼贩子不但不悔改,反而认为自己招高一筹,不理会别人对他的讲究(议论),充耳不闻依旧做他骗人的生意。
一天,鱼贩子正在牌坊底下卖鱼,一个岁数大的老太太手捧一包鱼来找他:“卖鱼的,我刚才从你这买一斤鱼,到那个铺子一称差二两,是不是你的秤有毛病啊?”
鱼贩子一看找上门来了,知道不妙,又见原本有几个掏钱要买鱼的人又把钱揣回了衣袋。见此情景,鱼贩子抬头指了指石牌坊起誓说:“我鱼贩子卖了这么多年鱼,要有一次缺斤少两的话,就让这牌坊角掉下来把我砸死!”
话音刚落,就听“咔嚓”一声,人们吓了一跳,等回过神来一看,刚才鱼贩子用手指的那个石牌坊角真的掉了下来,鱼贩子已被大石角砸死了。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当年从石牌坊顶上掉下来砸死鱼贩子的那个大石角至今仍然还躺在牌坊底下。
“三尺头上有神灵”,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给自己做,这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希望人们都能从这个民间传说中得到一点启发。
『陆』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百里不同抄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乡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向你展现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热情好客,不管你们认识与否,只要你需要帮助,他们总是会放下手里的活来帮你。最令人喜欢的不是那的环境,而是那独特的风俗。
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大街小巷到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把作业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乐的奔跑玩耍,大人们在家准备着年货,街上到处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刚擦黑,几只烟花就迫不及待的冲向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朵朵鲜花,除夕之夜还要守岁,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几乎没人睡觉,除此之外除夕还有一项大的活动,就是吃年夜饭,每当此时,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年的亲人们都会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在吃年夜饭时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盘子,长辈不但不会说你,而且还会愿你岁岁(碎碎)平安。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这就是家乡独特的风俗。
『柒』 好家乡亲情故事500字
例如:
我的家乡在宜宾,那里有许多景点,如翠屏山、人民公园、还有专最古老的钟鼓楼。我最喜欢属翠屏山了,因为翠屏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个可爱的地方,所以我喜欢翠屏山。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翠屏山里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春风一吹,枝条顿时飘起来就像一个个身穿绿色衣服的仙女偏偏起舞,美丽极了!
夏天,艳阳高照,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茫,野花开了,红的、白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的大地毯上美丽的花纹。蜜蜂成群结队地在花丛中穿来穿去。
秋天,秋高气爽,黄黄的叶子从树上飘下来,球风一吹,仿佛像蝴蝶在林间飞舞。
冬天,每当大雪过后,雪中景色迷人,从远处望去,看见一片白色,白茫茫的天,白茫茫的地,好像整个山都是用银子做成的。
翠屏山永远这么美,永远这么漂亮,我爱翠屏山,更爱我的家乡宜宾。
『捌』 一篇500字的作文《我和故乡的故事》
我和我故乡的故事
故乡的山,水,草木,都有着美丽的故事
。
我小时候就喜欢爬山,七八岁的时候经常和大一些的伙伴去爬山,我喜欢到山里采野花,到现在也喜欢。家乡的春天在五月,五月的天是湛蓝的,空气是透明的,加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显得格外动人。映山红并不多姿,但极其烂漫,刚开的时候是粉红色的,后来逐渐变淡粉的,离远看,大片大片的,十分抢眼。近看,一簇簇,一丛丛,就象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一样!在冬天里,你也可以折回几个干枝拿回家养在瓶子里,大约半个月,就会开出漂亮的粉红色小花,等花谢了,还会长出嫩绿的、尖尖的小叶子,点缀着清冷的冬天,真是美丽极了。家乡的山上最早开花的要属我们俗称的耗子花,它矮矮的从地上长出来,叶子和地面贴得很近,只长出大约4公分的茎就开花了,而且茎似乎无法承受花之重,所以花总是低垂着,紫色的、大大的、单层的花瓣,有些象罂粟,只不过比罂粟矮得多,也不象罂粟会害人!它的花期很短,只有一两天时间,但它的生命力顽强,有时在石缝中也能发现它的身影,只是长得不那么“健壮”!我最喜欢的要属家乡那野生的红色百合、黄色百合、芍药,红、黄百合也许大家能想象出它的模样,而芍药却未必。它的花是白色的,很端庄、大方、典雅,大大的叶子托着几朵含苞的或绽放的花,一点都不张扬,就象极有修养的大家闺秀!而这花不但美丽,而且还能入药。黄色百合俗名黄花菜,不但能入药,还是餐桌上深受人们喜爱的野味。它们开在七月里,我经常和伙伴们跑很远的路才能采到这些花,我也经常贪婪地采上一大把紧紧地抱在胸前,恐怕人抢了去。遗憾的是那时家里穷,没有相机,要不我一定会和这些野花多合几张影!现在倒是有了条件,可回家的时候总赶不上花期,一直是件遗憾的事。
秋季来临的时候,山里的各种果子都熟透了,杜柿、稠李子、山丁子、红豆(俗名雅格达)、面果,还有山珍:木耳、蘑菇、猴头,还有榛子,松树籽……人们开始结伴到深山里去采野果子和山珍,很多人不是为了享用,也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那份采摘过程的快乐!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清晰可见河底的石头和水中的鱼。在不多雨的夏季,河水不过膝盖,人们能趟到河对面去。我喜欢在河边坐坐。去年回家的时候,我就和姐姐坐在河边,回忆着小时候的故事,她怎样
偷偷带我们上山,怎样掏鸟窝,我又是怎样把鞋子漩进了淤泥里,回来是怎样挨妈妈的教训。我又给姐姐讲我曾去嘎仙洞(嘎仙洞是鲜卑族的遗址)的故事。其实我只去过一次,到里面必须用火把,而且即使在夏天,洞里也很冷,我和伙伴们没走多远就无法再看到前面的路了,也不敢再深入了。不过还是过了一把瘾——我们从洞的侧壁爬到了洞顶,在最上面,我们脱下外衣,向下面的人挥舞着,以示我们的兴奋和胜利!
再看看这里的人们,虽然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但在他们脸上都挂着微笑,写着幸福。到我初中同学家里做客,她和丈夫住在平房里,看着他们养的十几只鸡,看着屋顶袅袅的炊烟,这些虽然平凡而简单,但在我看来,是多么有生活气息,我好羡慕他们!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耕耘着,快乐着,收获着……
我爱家乡,爱它的山,爱它的水,爱它的草木,爱那里的人们。无论我走到天之崖,海之角,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哺育我成长的、带给我美好回忆的家乡
『玖』 以故乡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永恒的话题——家乡
餐时闲谈,扯到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家乡。
一切都是天然的,朴实的。水,是从山间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清泉,没有一丁点儿污染;树,是原生态的参天古树,密的投不进一点儿阳光;院子,是古色古香的四合小院,每家每户串联起来,便若一个庞大的古物展览;山,是呈垂直型的,连人家看起来都是“立体的”,一家去另一家串门,还要往上爬呢。人,和动物,是***处的,是和谐的……
山中的宁静,是大城市中的深夜也无法与之比拟的。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出这个山水***长的村庄,几十代人奋发图强,建立起一个红红火火的地方。山中静坐,简直能使人忘掉种种世事,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吸上几口这里的空气,可以说是最实在的享受……
姥姥说,在她小的时候,这个村庄热闹极了,小孩子们成群地下溪捉蝌蚪,上山菜果,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乐融融。那时,真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现在,水依然那么清,树依然那么绿,而人家却稀稀落落,只剩下少有的几户了。“唉,都搬走了……”姥姥的叹息,令人感到些许无奈。没有了昔日的热闹景象,孤零零的村庄座落在那里,显得无限凄清。
村里的人向往城市的生活。
可谁又想到,在搬迁的同时,是否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