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寓意和象征
翠微在古诗词中指一种颜色,同时暗喻一种情感上的淡淡憧憬。
翠指的是器绿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色彩。而微,指的则是微弱或淡、柔弱。因此,翠微这个词组在古诗词中指一种颜色,同时暗喻一种情感上的淡淡憧憬。
在古代中国,翠微通常表示一种婉转而美丽的想法,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柔美意境。例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的“圆缺”在中国古语中的意思就是“翠微”,强调了月亮在阴晴之间的状态,表达了人性中珍贵而柔和的一面。
又如明代文学家王实甫的《蝶恋花》中有“蝴蝶得欢几回颠,翠微新娇旧疏篱”。这里“新娇”指的是花瓣洁白,“旧疏篱”指的是篱笆淡淡的绿色,“翠微”就是“新娇”和“旧疏篱”交相辉映,形成的美丽景象。
翠微
翠微,植物名,兰科兰属植物,兰花的一个品种。
瓣型荷形水仙,解放前由沈渊如选出。外三瓣长阔、收根放角,紧边,每瓣中央有一深色通梢达顶条纹,捧办有微兜,分窠,刘海舌,花容壮丽、色俏,花葶长。苞叶浅红色、基部微绿。老叶呈弓形,叶质厚。
兰科是天门冬目下的一科,全科约有700属20000种,产全球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温带地区。中国有171属1247种以及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以云南、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种类最多。常见植物有春兰、蕙兰、大花蕙兰、建兰、寒兰、墨兰、蝴蝶兰、大花杓兰、兜兰等。
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端干旱沙漠地区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热带地区分布最多。在植物系统演化上,兰科植物作为比较特化的类群,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类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