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青年社真的有那么好吗?
中国摇滚乐队“万能青年社”由主唱兼吉他手董亚倩、贝斯手吉梗、小号手李实和鼓手杨有庚组成。
2002年,全能青年会成立。2006年凭借单曲《全能喜剧》获得关注。2007年,万能青年社在北京出道。2009年,乐队首张EP《万能鸵鸟驯养指南》发行。
2010,165438+10月,12,乐队发布首张同名专辑《全能少年社》,并在11音乐风云榜中获得最佳摇滚新人、最佳摇滚专辑、最佳摇滚歌曲奖。
2011获得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乐队奖。2015年“河北莫麒麟”在台湾省举行。2016年举办“河北莫麒麟”巡展。2017年举办“渤海洗雷音”专场音乐会。2020年2月22日,65438+,乐队发布了第二张音乐专辑《冀西南卢琳行》。
万青的作品是诗歌和文学的完美结合。歌词透露出内心深处折射出的光芒和悲伤。曲调充满了悦耳的旋律,触动心弦。他们的词和歌结合在一起,是由词和旋律组成的人生,游走在梦想和现实的边缘。万青的声音响起时,似乎在叫嚣着让人麻木的耳朵神经,用音乐来逃避。
他们的作品完美符合一大批青年艺术家的审美,他们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一座由文字和音符组成的浪漫建筑,不迎合市场也不抛弃大众,没有无尽的爱恋和虚假的灵感。
另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大家都不开心。
听了太多的励志和鸡汤,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早已让人麻木。在生活的尘埃里东奔西跑,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在心里的某个角落藏了一点点的火。
我们之所以很难被盲目崇尚理想音乐所感动,是因为他们总是低估现实的困难。比如我现在不怎么听BeYond了?
“以坚定的意志欢歌笑语,然后征服一切”的叙事,对于一个稍有阅历、头脑清醒的当代人来说,已经不再具有说服力。当平凡的生活和冰冷的现实如此直白、真实、明显,我们又如何为理想歌唱?
我们只是普通人,拥有的只是普通的力量。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听到秦皇岛日出般的号角声响起时,热气堵胸,热泪盈眶的原因...我们太缺少这样令人信服的理想圣歌了,就像生活裂开了一个口子,吸一口气,寻找什么遮蔽或照亮了我们“黑暗的心”。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周六下班回家或者静静的躺在宿舍的床上,或者在雨中看着窗外,思考人生的意义会更加迷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我们只是活着而已。
而思考只是思考。就像彭蕾唱的“没有理想的人不难过”。悲伤和痛苦是理想存在的信号,痛苦是对抗平凡的最后武器,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
正如《十万个嬉皮士》中唱的:
“东张西望,什么都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会量字,不会防身,喜欢养狗,不爱洗头。不劳无获,厌恶纷争,不善言辞。最后成了沉默的帮凶。我不能借酒浇愁。蛊惑他人,麻醉心灵。”
那些渴望、无力、失意的年轻人看到这种写法并不难过。生活的重压让人无语,忙到没时间争论柴米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