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多》中女高音的演唱技巧

《图兰朵》中女高音的演唱技巧

《图兰朵》是一部三幕歌剧,改编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贾科茂的一部哑剧。这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以下是《图兰朵》女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供大家参考。欢迎浏览!

首先,简单介绍歌剧《图兰朵》的内容

歌剧《图兰朵》向我们讲述了西方人想象中的古代中国的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北京的一个神话时代。图兰朵,一个非常美丽却又冷酷的城市公主,向全世界宣布,如果有人想娶她,就需要准确地回答她的三个谜语,如果回答错了,那个人就会被杀死。天下诸侯贪其美,纷纷答之。然而,许多王子因为猜错了谜语而被杀。此时王子暴露了身份,公主毕恭毕敬,委身成亲。该部歌剧围绕轰轰烈烈的“爱情”展开,鞑靼王子卡拉夫流亡中国。当他偶然遇到图兰朵公主时,他坠入爱河,不顾他的反对,他试图猜测并结婚。最后,他猜中了所有的谜题,但图兰朵却故意断绝了婚姻。卡拉夫要求公主第二天说出她的真实姓名。如果她答不上来,她就嫁给自己。公主很像卡拉夫的侍女刘二,但刘二却因为保守秘密而自杀。(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微信官方账号:音乐人APP)最后,歌剧中有两个女高音,分别是图兰朵和刘二,她们的性格和性格特点不同,所以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处理和演唱技巧也不同。接下来我们就以图兰朵的咏叹调为例进行分析和澄清。

二,歌剧中女主角图兰朵的人物塑造

贯穿全剧的两位女主角图兰朵和柳儿,性格特征截然不同。歌剧中的主角图兰朵是一个变化丰富的音乐人物。她既傲慢又残忍。作曲家用了两个音乐动机来描述公主。一方面,它使用了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旋律,通常在皇帝的女儿或公主出现时出现。另一方面,残忍邪恶的公主出场时所用的音乐(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微信官方账号:音乐人APP)。这首曲子是对图兰朵性格转变的最好诠释。《图兰朵》在第二幕第二场由作曲家普契尼编曲,以咏叹调的形式表达了公主的残忍与傲慢。这首咏叹调分为宣叙调和咏叹调两部分,并加入了群众合唱和王子独唱,以增强歌剧的戏剧效果。

第三,探索歌剧中女高音《图兰朵》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处理。

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精心刻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寒宫》中女主角图兰朵的一段咏叹调为例。首先,歌曲的第一部分是第18小节,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开始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旋律接近宣叙调。第九小节突然在高音区做了四度,有很大的旋律跳动。13-18段,旋律再次回归平和状态,同样表现出刻骨铭心的痛。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把握好情绪的变化,速度要准,强弱对比要准,同时要控制好音量和气息。(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微信官方账号:音乐人APP)第19-45节是歌曲的第二部分,分为两节。第一段是13-32段,比较慢。演唱这一段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气息的连贯性,唱腔的流畅度,对歌曲色彩和情感的把握。33区的音乐越来越紧张。歌手在演唱时要注意丰富音乐的色彩感。这是戏剧女高音们表达深沉、厚重、愤怒感情的最佳场所。第三部分前半段,48-57小节是图兰朵对前来竞猜求爱的王子们的嘲讽,旋律逐渐向高音区推进。(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微信官方账号:声乐家APP)这里音色要着重表达公主的骄傲。接下来的58-68小节是埋在公主心里的誓言。演唱时,演唱者的音调要坚定有力,气息要饱满,要演绎出强烈的复仇心理。

普契尼的人物性格非常鲜明,他演唱咏叹调的基本前提是准确把握乐谱和人物性格。歌剧《图兰朵》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歌手演绎的对象。我们在演唱这部歌剧时,需要深入了解和理解这部歌剧中每个角色的性格色彩,理解其内涵,并灵活掌握女高音的演唱技巧,感受角色,理解故事内容,以轻松的方式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

进一步阅读

原著

《图兰朵》铜章《图兰朵》的原著是一篇名为《图兰朵三大之谜》(即卡拉夫与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小说。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天》(注:一千零一天和一千零一夜是两部不同的作品)。[1]

《杜兰多的三个秘密》由波斯诗人内扎米的叙事诗《七个美人》演变而来(也称为《七座宫殿》或《贝赫兰之书》)。

《内扎米七美》的主题选自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1)的《列王》(980-1009)关于贝赫拉姆五世(420-438)的《萨珊王朝(226-651)》。[2]

著名歌剧

改编版本

《图兰朵》

该剧最著名的改编作品是吉亚卡摩·普契尼在1924年创作的同名歌剧。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创作。普契尼去世后,佛朗哥·阿尔法诺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完成了该剧。该剧于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1926,由托斯卡尼尼指挥。[3]

其他创作

其他剧作家和作曲家也改编了该剧或为其谱曲,包括作曲家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布索尼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该剧吸收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具有浓郁的东方气息。

歌剧信息

剧本:《阿米格尼和西蒙尼》是根据戈奇的寓言改编的。

作曲:普契尼

首演:1926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托斯卡尼尼指挥。

《图兰朵》剧照:图兰朵(元代蒙古族公主,女高音)

阿尔图姆(蒙古帝国元朝的蒙古皇帝,男高音)

特穆尔(流亡国王鞑靼,低音)

卡拉夫(帖木儿之子,鞑靼王子,男高音)

刘(鞑靼国王的婢女,女高音)

平(元大臣,男中音)

庞(元大臣,男高音)

彭(元大臣,男高音)

除此之外,元代还有官员、百姓、侍卫、小和尚等。

摘要

《图兰朵》剧照图兰朵(蒙古语意为“温暖”的杜朗)元朝的一位公主下令,如果一个男人能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就嫁给他。如果你猜错了,你将被处决。三年后,许多不幸的人失去了生命。被流放的元朝鞑靼王子卡拉夫与父亲帖木儿、侍女刘在北京团聚时,见到了猜拳失败而被处死的波斯王子,以及亲手处死他的图兰朵。卡拉夫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所吸引,不顾父亲刘贺和三位大臣的反对,答对了所有的问题。原来这三个谜题的答案是“希望”、“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承认失败,背叛父亲,拒绝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做了一个拼图。只要公主在黎明前知道他的名字,卡拉夫就不会和公主结婚,而是会被处死。公主抓住太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刘,严刑逼供。刘以自杀作为保守秘密的标志。卡拉夫指责图兰朵无情无义。天亮了,公主还不知道王子的名字,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冷的心,王子也告诉了公主自己的真实姓名。公主没有公布王子的真实姓名,而是宣布要嫁给天下的王子。王子的名字叫“阿莫拉”——蒙古语的意思是“爱人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