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等教育不等于有教养”这句话
我认为“高等教育不等于有教养”这句话和“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是医学博士、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先生不久前在广东医药学院作演讲时对大学生讲的一句话。
1.高等教育≠有教养
首先高等教育是通识教育,就是什么都教,学生往往什么也都学不精。专业知识如此,道德教育更是这样。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素质教育”俨然成了一句名不副实的口号。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又如何能使学生获得教养呢?
2.有教养的表现:
教养是一个人品行与素质的外化。
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接听电话时的热情,对公***礼节的尊重,与人交往时的谦和,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一个人教养的财富。教养不是天生的,教养需要用心体会。
在我看来教养不单单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理念,它也具有实践性。有人说,我喜欢率性而为,我不愿意用虚伪的教养来约束自己,因为那是虚伪的表现。不虚伪没有错,教养也需要抛开虚伪。真正的教养应该是纯洁的,它来自一个人的精神深处。但永远不要忘记“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自我的世界,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上你不可能我行我素,只能遵从社会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种种约束与限制。提高教养首先从尊重自己开始,然后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3.教养还需要社会来营造氛围。
倘若社会是追求人人有教养的氛围,那么人人离有教养的目标也就近在咫尺。在我国,现状往往是大部分身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父母,将追求高薪的目标给孩子言传身教的淋漓尽致。诚然,追求高薪没有错,但家长将其作为培养孩子的首要教条便是犯了大错。
总结:有句话我想送给广大读者:“革命尚未成功,将士仍需努力”,让我们一起朝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方向努力前进。
感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