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9世纪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的最大特点和代表人物?

你好

19世纪兴起于欧洲的音乐流派,最大的特点就是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为主流,西方音乐美学发展到19世纪,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特(1739—1791)出版了《音乐美学》一书。从此,“音乐美学”这个名称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在19世纪的各种音乐美学思想中,浪漫主义情感主义对音乐美学的影响是首屈一指的。情感音乐美学是西方哲学和美学领域中一种把情感表达视为音乐艺术本质的美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贯穿于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并融入到不同的理论学说中。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的音乐美学是一个思想体系的代表,舒曼、柏辽兹、李斯特等一大批浪漫主义音乐家都是其忠实的追随者和艺术实践者。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他所建立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19世纪的欧洲整个思想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一种绝对的精神(理念)视为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变化多端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表现。这种精神起源的理论决定了黑格尔在某些具体的解释中必须把那些物质的、感性的对象当作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把那些精神的、观念的因素当作本质。黑格尔的音乐观反映了他的上述思想。在他看来,“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美,不仅仅是一些悦耳声音的组合,而必须以附加于其上的某种精神内涵为本质。在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划分上,黑格尔特别强调内容的重要性,认为精神内容的表达是音乐成为艺术的根本所在,而音乐的形式作为一种情感因素,一旦脱离了表达内容的目的,就失去了作为艺术存在的内在意义和资格。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对许多浪漫主义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音乐内容的重要性,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共同的美学主张。大部分浪漫主义音乐家都把内容表达的自由和充分看得比形式的完美更重要。浪漫主义者总是把因循守旧视为艺术的大敌,他们以各种方式创造新事物,他们反对任何形式上的墨守成规,从不把任何形式上的法律视为一成不变的信条。主要原因是他们在音乐艺术中把主体的内心世界放在首位,把主观的精神内容看得高于一切外在的客观形式因素。

黑格尔强调音乐要表达一定的精神内容,但也强调音乐内容的主观性。他指出,音乐的基本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事物,而是反映最内在的自我。音乐的内容是一种“纯粹抽象的主观性”,是人们内心不可言说的、抽象的情感体验。它具有“看不见”和“没有对象”的特点。他的思想是对情感音乐美学的重要补充,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情感音乐美学区别于以往情感音乐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和黑格尔的观点一样,很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把情感作为音乐擅长的领域,认为在这个领域里,形象和概念的内容是次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实践的创始人贝多芬认为,用器乐的形式来模仿自然的声音或表达图案化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不宜把一些图案化的解释强加于像《田园交响曲》这样的作品。他主张听众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发现音乐的意境,因为音乐作品的内容在本质上永远是“感多于声与画”。他指出:描写属于绘画,在这方面,诗歌和音乐是相比较的;但另一方面,我的疆域在附近的王国扩张得如此之远,以至于人们无法轻易到达我的王国。属于他和其他艺术无法轻易到达的贝多芬的王国这里指的是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柏辽兹认为,在音乐艺术中,“声音和音响低于思想,思想低于情感和激情。”这一观点充分代表了19世纪浪漫主义情感音乐美学关于音乐审美本质的基本观点。

浪漫主义的情感音乐美学在19世纪中期达到顶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突然兴起了一种与情感音乐美学完全相反的音乐美学观念。1856年,奥地利音乐学家爱德华·汉斯立克(1825-1904)发表了他的长篇论文《论音乐之美——音乐美学修正新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全面否定了音乐美学的情感论,提出了一个被后人称为“自律论”的音乐美学命题。所谓“音乐美学自律论”的基本观点是,音乐美是一种只有音乐才有的独特美。这是一种不依赖也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音乐和音乐的艺术组合中。这种审美观强烈反对把“情感表现”作为音乐的内容,反对把情感作为音乐审美规律的基础。“音乐只能理解为音乐,只能通过音乐本身来理解,只能从音乐本身来欣赏。”(汉斯立克)

自律音乐美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长期以来,西方音乐美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不同于情感音乐美学关注点的审美倾向。即立足于从音乐自身的形式元素及其构成中寻找音乐的本质,而不是从音乐与一些外界事物的联系中寻求对音乐的解释。18年底,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在他的基础著作《判断力批判》中说,色彩和色调的美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的美,它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基础,只为自身而存在。18年末到19年初,德国音乐家对无标题器乐推崇备至,认为这种音乐展现的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不受任何外力支配,超越一切具体的形象和概念,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力(幻想力),是一种自由而无目的的游戏。

浪漫主义音乐越来越自省,压抑和脱离现实,鄙视表演。汉斯立克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指出其缺陷:情感音乐美学错误地认为“音乐是为人们的心灵而创作的,耳朵是无足轻重的。”当然,在音乐美学的实践中,最终证明汉斯立克所信赖的实证主义美学观也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的核心是忽视甚至否定了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和精神产品的独特本质,割裂了审美对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美学的根本目的是采用接近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索不变的物理对象的客观真理”,而不是通过考察这种对象与人的具体关系来揭示人的内在本质。

代表人物:贝多芬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