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边的烟火

过节。吃了日料。

酒足饭饱,旁边正好有六号包厢,领导来了兴致,买了60分钟的k歌时间。

没来由的想起了郑智化的《淡水河边的烟火》,曲子一进来,还是久违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那时候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

郑智化的歌那时很流行,一大票耳熟能详的好歌,《水手》,《星星点灯》,《麻花辫》,《生日快乐》。主打歌一般都是满大街在放,可是自己总是钟情于磁带B面的一些抒情副歌。

比如这首《淡水河边的烟火》,还有《生日快乐》,《蜗牛的家》,《麻花辫》,可能这些歌比较容易触动到自己的孤独、忧伤、寂寞的情绪吧。

人真是情绪的动物,也是情绪的奴隶。所以能触动大部分人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比较popular,无论是喜、怒、哀、乐,容易代入自己,形成***情。

音乐作品也是如此。总有一些曲子,为你某个时段的情绪量身定做,让你觉着那个歌者仿佛和你有着同样的情绪和遭遇,形同知己。

情绪,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东西。

没来由,居然在端午偶遇了那份淡淡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