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音乐网忙

华为与BAIC合作的极狐汽车一度被寄予厚望,可惜销量上不去,高管不断更换。

倒下之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华为故意开始疏远极狐。在4月1日的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论坛上,谈到“华为Inside模式”时,华为董事总经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G CEO、BU CEO余承东坦言:原来三家车厂在合作,现在只剩下长安奥威特。

“一个是广汽,放弃不做了。另外,BAIC做的模型产品有一些问题,他们定义的产品在市场竞争力上有一些问题。”虽然余承东没有指名道姓地指责“问题”,但是极狐给华为带来的后遗症已经足够明显了。

当初在杭州线上演唱会亮相的这款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由北汽出资,麦格纳设计制造,韩国SKI供货,智能驾驶舱背靠华为。除了在2022年赞助了几场视频号演唱会,至今没有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生王炸,继哑火。

说到出身,狐狸是名副其实的。

5438年6月+2020年10月,极狐首款车型Alpha T上市,距极狐成立已有四年多。与铺天盖地的公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65438+10月这一年中,该车型的交付量仅为94辆,极狐并没有迎来期待已久的开局。

早在新款福克斯车型上市前夕,BAIC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BAIC要想提高极狐的曝光率,必须依靠之前打下的B端网约车市场。但另一方面,极狐的高端定位与过去打造的“亲民形象”格格不入。

为了保持品牌调性,BAIC特意为北极狐重建了终端渠道,成功切割了北极狐和BAIC新能源。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阿尔法T上市的关键时刻,北京只有1家极福克斯店在卖车。

渠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延伸到了品牌。为了消除BAIC对极限福克斯品牌的负担,阿尔法T-tail在上市前将“BAIC麦格纳”改为“蓝谷麦格纳”。可见,无论是《蓝谷》还是《麦格纳》,人气和受众群体都很难与“北汽”二字相提并论,这使得阿尔法T一出生就被打入冷宫。

阿尔法T开局不利,没有让狐狸放弃。毕竟背后还有一张王牌——华为。2021上海车展前夕,极狐与华为合作的Alpha S?该车的HI版在网上大受欢迎。一时间,“华为自动驾驶”登上热搜,福克斯股价也创新高。

可惜经过一轮营销,阿尔法S HI版并没有如期在当年年底与用户见面,而是推迟了半年多才上市。一方面,华为的自动驾驶套件不可用,导致新车交付难以及时完成。另一方面,BAIC对华为作为供应商的行为相当不满。

其实在阿尔法S HI版车引爆互联网的时候,极致福克斯阿尔法S也上市了,价格便宜了654.38+万元左右。然而,外界的目光似乎都聚焦在“华为自动驾驶”上,Alpha S却被冷落。有业内人士爆料:“这件事之后,福克斯的宣传重点变成少提华为,原来关于进华为门店卖车的讨论也没了。”

作为一个从0起步的新品牌,极狐与华为深度绑定后,品牌知名度迅速打开。但是极狐的营销和渠道铺设脱节,让极狐错过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不仅大大减少了极狐的伏笔,也让市场表现冷淡。

仅2022年,北极狐销量1.1.9万辆,一个月不到1000辆,完成目标的30%。与此同时,极狐深陷“烧钱”泥潭,近三年累计亏损6543.8+052.26亿元。

随着极狐近期的一系列人事变动,以及前总裁王的离职,极狐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彻底重构。

两条腿走路,狐狸改变生存方式。

对于目前的极狐来说,要么选择继续与华为合作,但前提是华为Inside模式已经不可行,只能走华为智能选择模式;要么就是自萌自创品牌。

去年年底,有媒体爆料称,BAIC有意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有意共同研发一款全新车型,预计新车将于2024年上市。同时,新车还将一改以往的华为Inside模式,采用类似华为智选的合作模式,即基于极速福克斯现有平台研发,但不会继续使用极速福克斯品牌。

这个消息在不久前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3月27日,BAIC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近80亿元的申请已获上交所核准。在本次募集资金用途上,BAIC蓝谷特别强调,将投资约26.8亿元用于全资子公司BAIC新能源极狐品牌纯电动汽车的整车产品升级开发,包括全新平台跑车、BAIC新能源与华为合作的B级纯电动智能SUV等车型及升级。

余承东表示,在华为Inside模式下,华为只提供技术,车企提供的外观、内饰、产品都不是很有竞争力,可能导致车卖不出去。

一方面,华为Inside模式的受挫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极狐品牌的失败。另一方面,在赢得市场声誉后,BAIC还想依靠华为这棵大树复制行业的成功。

当然,和华为的深度绑定还不够。BAIC也试图走向另一个极端,通过“去华为”帮助Polar Fox建立一个全新的品牌。在业内看来,BAIC似乎终于放下了猜测福克斯和华为CP结合的执念,开始静下心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65438+10月9日,极狐打造的首款智能亲子车“考拉”正式亮相。相比之前的极狐新车亮相发布会,考拉亮相完全是另一种风格。技术就更不用说了,参数配置、续航里程、充电时间、智能驾驶水平、智能驾驶舱等技术介绍都没有。整个过程只是围绕亲子游场景的功能配置介绍。

与此同时,就在余承东变相宣布华为与极狐解除合作的一天后,4月2日,极狐考拉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联合推出《母婴友好型汽车群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开始大打母婴出行“政策牌”。

在这个标准中,虽然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极狐考拉的文字,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涵盖的车型,包括标准的制定者,都充斥着极狐考拉的身影。

某种程度上,极狐考拉切入亲子赛道的想法没有问题。毕竟面对比亚迪、特斯拉以及众多新品牌,极狐考拉的竞争力难以估量。

但一旦进入这个赛道,就意味着极狐考拉基本放弃了其他用户群体,进入了更细分的赛道。相对于其他用户群体,妈妈和宝宝对汽车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技术只是入门,服务和舒适才是母婴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标准”帮不了极狐考拉,只能靠自己。

本文来自作者汽车头条V,版权归作者所有。请以任何形式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