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万里绝人烟全诗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1走马:骑马。

2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

3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4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

5绝:没有。

6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沙漠行军途中一个生活片段的诗,展现了诗人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全诗虽然表达出了戎马生活的艰苦以及边疆地域的荒凉,但正因为这样,使得诗人从军边塞的豪情壮志更突出地被表达了出来。

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写下了这首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