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为什么愿意与北宋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契丹人愿意与北宋维持表面上的和平,即是因为无力灭宋,也是因为求财。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他主要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契丹人的生活方式主要采用的就是半农半牧。早期的时候分契丹八部,直到唐初的时候才形成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并赐予李姓。在大贺氏联盟瓦解之后,契丹人又建立了新的联盟,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这时候的他们主要依附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的时候后突厥被回纥消灭,在此后的百年间里,契丹人一直都被回纥统治。直到唐朝末年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个部落,在后梁开平元年即任可汗之位。在神册元年的时候可汗称帝,国号为契丹。大同元年时期,辽太宗改国号为辽。

在我国历史上,我们会发现一些源自东北亚地区的势力,在发展到足够强大后都会选择南下中原,比如说金国、满清等,但是辽国却是一个例外。辽国建立之后他们开始初步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初他们选择的是向西发展。辽国选择向西发展,是因为西方临近这蒙古高原地区,这一决定为辽国的后期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再看看宋朝这边,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他也想着扩张自己的领土。两国之间便发动了几次战争,最终还是宋朝失败。在契丹萧太后的统治时期,她曾想将宋朝彻底消灭,于是再次发动对宋朝的战争。契丹人生活在草原上,有着强大的军队,而且契丹人各个骁勇善战,但是这次战争却是以宋朝胜利结束。

宋朝胜利之后便与契丹人签订了《澶渊之盟》。在这个合约里宋朝愿意给契丹人钱财以及布锦,用此来维持双方的和平,契丹人也同意了。这是因为契丹人经过这场战争发现他们现在还无力消灭宋朝,其次也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些钱财来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