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2.让孩子感受材料的强度与外界因素(长度、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孩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要准备的活动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珠、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底或冰淇淋杯代替)、弹簧秤。
活动过程
玩玩探究活动,感受一下材料的强度。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胶带、皱纹纸、牛皮纸,让孩子试试看哪种纸最结实。
要探索的问题:
用三种材质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来举起重物,哪种纸的强度最大?试一试。将长宽相同的瓦楞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在纸的下端绑一个小容器。一个孩子把玻璃弹珠放在容器里,另一个孩子在撕掉纸之前记录下容器里放了多少个玻璃弹珠,记录下玻璃弹珠的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的纸被拉后玻璃弹珠的总数。告诉我我发现了什么。
(1)塑料纸强度最大,牛皮纸强度不小。
(2)皱纹纸的强度最小。探究活动2探究问题:用相同材质、相同长度、不同宽度的纸,谁的力气最大?儿童实验。告诉我我发现了什么。
(1)同一种材料,长度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其强度越大,悬挂的重物越多。
(2)薄纸条的强度最小。
活动结束
1.装玻璃球的容器不能太小,不能装更多的玻璃球。
2.注意不要剪得太宽,以便于观察。
3.木棍可以用筷子或铅笔代替。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现代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
2.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感受现代信息交流方式的丰富、多样和便捷。
3.对操作现代通讯工具有兴趣,愿意与他人交流。
4.积极参与通讯工具的实验探索。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眼前”,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通讯工具的图片2,调查问卷——我家的通讯工具
活动流程:
首先,孩子们互相交换他们的家庭通讯工具。
告诉我们,你家里有什么通讯工具,有什么用途?
二、欣赏故事,感知几种现代传播工具的传播方式。
1,老师讲故事,从开头到“哦,太好了,大海的波涛声!我听得很清楚。妈妈说。”问:旅行的第一天,豆豆是怎么让妈妈听到大海的声音的?
2.老师接着讲故事,说:“我好像和你一起看过日出。”问:豆豆是怎么让妈妈看豆豆的画的?
3.老师把故事讲完,问:豆豆是怎么让妈妈看到豆豆的城堡的?
第三,引导孩子阅读“童书”,进一步了解现代通讯工具。
1.看图,告诉我有什么现代通讯工具。他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上的键盘,说:少了什么?让孩子帮忙加数字。
3.观察传真机和电脑在屏幕上发送电子邮件的视觉图像,了解这些通讯工具的传输特性。
4.启发孩子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现代通讯工具?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手机、磁卡电话、可视电话、传真机、电脑等。它们都方便我们与他人联系。我们给它们起了个名字:通讯工具。
活动反映:
1.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通讯工具时刻伴随着我们。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了解通讯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设计了这门课,让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快乐。这个班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与其他孩子充分交流,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2、只有几个孩子看起来交流比较少,可能准备时间不充分,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渐渗透关于交流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百科:传播是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3的设计思路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如果用放大镜进行一次探索活动,什么可以“放大”?这是我在设计之初重点考虑的问题。
用放大镜看物体,除了「放大」,还会有什么奇妙的发现?这个问题可以萌发孩子对生活中放大现象的好奇和猜想,“好奇”是引导孩子喜欢探索的最好方式。因此,我决定在活动中要放大的是“用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以激活中班小朋友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从功能上看,“放大镜”是用来“看”的,所以我设计活动目标引导孩子建构“观察经验”,拓展观察视角是顺理成章的。
活动目标
1.在放大镜下观察、比较、想象常见物体的奇妙视觉效果。
2.试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对比《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探究”部分,可以发现探究的目标有三个维度:情感态度类探究是前提;方法能力——探究是核心目标;在探究中,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是载体目标。本次活动的环节设计紧扣这三个维度,用想象力激活孩子的好奇心;有了使用工具、尝试操作、积累探索能力的“观察”体验,伴随着前两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和放大镜有了新的体验。应该说这也是我对《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和表达。
要准备的活动
1.孩子有正确使用放大镜的经验。
2.每个人都有一张图片供观察。
3.PPT求欣赏。
活动过程
一、观察和推测
关键问题:
1.看,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
它属于一种动物。猜猜,谁可能拥有它?
设计意图:先观察再想象。想象力不仅能促进孩子再次观察,还能让孩子在放大镜下感受物体的奇妙视觉效果。
汇总要素:
*老师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如:这像XXX,XXX很美,那是蝴蝶的翅膀。
*介绍一种能产生奇妙视觉效果的工具:放大镜。这是一个高倍放大镜,可以放大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看得更清楚。
关键问题:
2.听,这是谁的声音?(先放一首鸟的歌)
想象一下,一只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会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多种感官的运用;其次,孩子这次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上次精彩的视觉效果上的。孩子会更期待看到放大的效果,对用放大镜放大物体后的现象有更深的印象。
汇总要素:
*再次取出放大镜。比如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下看起来又轻又软,像某某,像某某。
第二,想象和比较
关键问题:
1.再看看,长什么样?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发展,儿童的观察逐渐从无意的观察走向有目的的观察。当然,比较也让孩子进一步体验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觉。
辅助猜谜:不是冰,不是宝石,吃起来很甜,不会酸,蚂蚁爱吃,我也爱吃。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糖。有什么区别?
汇总要素:
*在比较中肯定和总结孩子的发现。
*展示一个放大镜,简单介绍:这是能让事情看清楚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时,不必离眼睛或物体太近,对准物体调整最佳距离即可。
设计意图:在精彩视觉体验的铺垫下,展示放大镜,让孩子期待使用放大镜,通过语言帮助孩子再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准备后续使用。
3.接下来展示的图片与我们的身体有关。仔细观察,再仔细看。它会放大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给每个孩子一个放大镜,同时展示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承上启下的。既延续了上一环节的想象、猜想、比较,又让孩子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辅助问题:
*你找到了吗?观察并比较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儿童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给予及时指导。
汇总要素:
*(展示照片)展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儿童的发现。舌头上的小气泡可以帮助我们分辨酸甜。
*理解并肯定孩子用放大镜后发现的东西:你用放大镜后发现了什么?(孩子:晕,这么大了等。)
第三,使用放大镜
关键问题:
1.请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的是谁?能学会做1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什么?四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孩子的观察有一个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孩子带着目的去听,去尝试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从漫无目的的观察到用放大镜观察,通过倾听尝试有目的的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操作
观察元素:
*儿童如何使用放大镜。
*鼓励注意观察的孩子。
3.讨论:
*谁想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来。
* 2号的方向是什么?大家用手势回答!
*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孩子的观察力,也是对孩子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第四,扩展和延伸
孩子,请你看——用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你也会觉得丑。这是一项轰动世界的科学实验。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这个实验。当人们对水说难听激烈的话时,在比放大镜还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就形成了难听的晶体。请看看-
设计意图:尝试将科学探究与真善美联系起来,拓展另一种放大镜——显微镜。
当对水表达不同的爱和感激时,水结晶会显得美丽而不寻常。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孩子们,让我们也做一个放大镜,把微笑和友善传递给一个人,两个人,全班同学。原来小小的微笑和爱会越来越大,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播放图片时插入音乐)
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流利地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貌和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青蛙的出生和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孩子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所以我把快乐诗画和这个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契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真正让孩子边玩边学。
活动目标:
1,启发孩子保护青蛙的感情,知道它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2.让孩子了解青蛙的外貌特征和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让孩子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专家。
活动准备:
青蛙卡,青蛙头饰,稻田背景,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活动流程:
一、课题简介
寻找朋友。“小朋友,听听谁在跟你打招呼?”播放青蛙的叫声,让孩子听论点,介绍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未曾谋面的青蛙,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认识青蛙
1,“小朋友,你看到的青蛙是什么?”谈谈你知道的青蛙。
上课前,孩子们观察并发现:
(1)小蝌蚪头大,尾巴长,尾巴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柔软的、像鱼一样的皮肤;
(6)小蝌蚪穿着黑色的衣服在水里游来游去;
(3)有的长了短后腿。
儿童提问:
(1)为什么有的人后腿长,有的人没有?
(6)蝌蚪有牙齿吗?
(13)蝌蚪需要吃什么?
孩子们在课前继续观察,发现:
(1)有的蝌蚪长了1条前腿,有的长了2条前腿;
(6)为什么还没有一些前腿?
一些蝌蚪有四条腿和一条短尾巴。
(4)为什么小尾巴还在?
孩子们会问新问题:
(1)蝌蚪什么时候变绿?
(6)尾巴消失后变成青蛙了吗?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外部特征。(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详细解释青蛙的成长过程:
卵→小蝌蚪→中蝌蚪(长前腿)→大蝌蚪(向后长)→小青蛙→大青蛙。
3.像青蛙一样跳。首先让孩子观察青蛙前腿和后腿的区别,通过课件展示、孩子的观察、老师的总结,让孩子知道青蛙跳跃的原因是前腿短,后腿长而有力。然后让孩子模仿青蛙的跳跃,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三,总结
这段时间孩子的观察和记录,让老师和孩子收获颇丰。每天观察蝌蚪的变化,仔细观察。比如蝌蚪的生长变化有快有慢,有的有后腿,有的有前腿。孩子基本上可以同时画出蝌蚪的不同变化。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和记录,对蝌蚪的成长变化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初步证实了蝌蚪可以变成青蛙。
活动延伸:小朋友按顺序画出观察到的青蛙成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第五课的设计意图;
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天生对各种小动物充满好奇。蝴蝶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小昆虫。由于它漂亮的外观,孩子们很感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兴趣和发现。我设计这个活动就是要遵循孩子们的兴趣,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蝴蝶的种类、生长过程、身体特征,在梳理孩子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提升和拓展,给予孩子们科学准确的指导。结合新大纲中“融入”的教育理念,在整个设计活动中也渗透了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的教育。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快乐。
这项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孩子们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种类和身体特征,而蝴蝶的生长过程是这项活动的难点。我会通过讲故事、多媒体课件展示、游戏活动来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目标:
1.启发孩子热爱蝴蝶和昆虫,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语言能力。
3.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种类和身体特征。
4.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相互礼让,通过实验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2.多媒体课件;65438铃鼓+0;用各种蝴蝶卡片装点“蝴蝶展区”;各种方法和材料制成的蝴蝶。
活动流程:
1,带领孩子参观蝴蝶展,自由欣赏和观察蝴蝶。
2.利用课件向小朋友介绍各种蝴蝶。(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
3.故事“饥饿,饥饿的毛毛虫”
4.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小朋友介绍蝴蝶的成长过程,并尝试用肢体动作展示。
(1)卵(2)毛虫(3)蛹(4)蝴蝶
(5)充分了解蝴蝶成长的四个阶段,明白蝴蝶成长属于“完全蜕变”。
5.知识拓展:介绍其他和蝴蝶一样生长过程“完全不正常”的昆虫。(螳螂、蝗虫、蟋蟀、蛾子、蝼蛄、甲虫、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1)口器(2)脚(3)触须(4)蝴蝶对人的用处。(传播花粉、观赏等。)
7.游戏:毛毛虫变成蝴蝶。
8.欣赏各种方法和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一起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扩展:
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用各种材料制作蝴蝶。
活动反映:
由于这项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们的兴趣点上产生的,所以孩子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游戏和音乐在活动中的有机结合,不仅让孩子了解了蝴蝶的种类、生长过程和身体特征,还很好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美,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的渗透,体现了新大纲中“融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是在交替轻松的氛围中真正体验到快乐的。
当然,活动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毛毛虫变蝴蝶”游戏内容过于简单,仅仅停留在蝴蝶随幼儿动作的四个成长过程,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每个游戏结束时,孩子们可以摆出不同的姿势,并“变”出不同的蝴蝶,这可以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对大班孩子来说更具挑战性。
设计思路:我班大部分孩子在该区域工作时都会被纸杯吸引。他们把纸杯变成机器人和许多东西。我看到孩子们对纸杯的变化如此感兴趣。所以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探索纸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的想象探索,或者使用各种辅助材料,就是纸杯的变化。
2.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用纸杯喝一杯水,问:我刚才做了什么?你喝了什么水?
2.纸杯除了喝水还能做什么?
3、儿童操作,老师指导。
4.评论。
5.老师总结道:“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改变的事情。只要我们爱动脑筋,一定会让更多多变的垃圾变得有用。
中学科学活动——行走的盒子
一.活动主题
一个可以“行走”的盒子
二、活动目标
1.孩子们知道废料可以通过制作行走箱加工成有用的材料。
2.孩子们通过简单的操作和感觉橡皮筋的弹性来学习制作玩具的技巧。
3.儿童通过实验记录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形成对科学的关心、好奇和愿意的态度。
尝试的好习惯。
三、适用对象
4 ~ 5岁的孩子。
四。活动所需资源
橡皮筋、棍子、橡皮泥、吸管、纸箱、绳子、回形针、录音机、酸奶盒。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过程
简介:小朋友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走进教室。老师问小动物怎么走路。孩子们讨论各种动物走路的方式。
老师展示一个会“走”的纸盒子,问:这个纸盒子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1)纸箱里有橡皮筋。
(2)纸盒里有橡皮泥和回形针。
一个会“走”的纸箱
选一根橡皮筋,用橡皮泥把橡皮筋中间包起来,揉成表面光滑的小球。将橡皮筋两端用橡皮泥插入纸杯口两侧的小孔中,分别用回形针固定橡皮筋。用手转动橡皮泥收紧橡皮筋,放在地上,纸箱就“走”了。
想一想说出来。
(1)橡皮筋一紧,纸箱一松就走了。
(2)橡皮筋有弹性。
(3)像我的弹弓,橡皮泥一拉就弹开了。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计划7目标:
1,了解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孩子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准备:
1,一批当地农作物的实物小麦。
2.小麦生长的照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物。
流程:
1,导入:
老师:小朋友,我们春天去地里春游,在农民伯伯的地里看到了什么?
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认识小麦。
1)老师:孩子们都见过小麦吗?它看起来像什么?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形状特征和成分。
2)展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成分。
老师:让我们来看看小麦。
幼儿观察小麦的实物,说出小麦的外观特征。
老师总结:知道它的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中空、有节、光滑、叶片狭长;茎的顶端有一个麦穗,麦穗上有针状的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看图,小朋友可以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天,农民在地里播种小麦种子;冬季压实麦苗;到了第二年春天,麦苗变绿,逐渐生长、抽穗、开花、结籽;五月底六月初,小麦慢慢由绿转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割小麦,称为夏收。
4.了解小麦的用途。
老师展示各种小麦制品,引导孩子明白都是小麦做的。
问题:小麦最终产出的小麦有什么用?
麦粒可以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以编织成各种草帽、扇子、席子、草袋等。,也可用作燃料。)
5.教育孩子珍惜食物。
老师:今天,我们要做一只小船,让它在水里自由地航行。
孩子们学习儿歌《大馒头,哪来的》,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米粒。
老师带领孩子学习童谣。儿歌:“大馒头哪来的?”“那个大馒头是哪里来的?白面粉是做出来的,白面粉从哪里来?黄麦是磨出来的,黄麦从哪里来?农民伯伯种的。叔叔阿姨工作忙,大家要爱惜粮食。”
6.老师总结。
活动扩展: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孩子到田间去观察成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割粮食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