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系统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综合艺术形式于一体。提高孩子的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儿童的音乐、语言、舞蹈紧密结合。让孩子直接参与音乐教育,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标准化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合孩子的学前教育。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完美地结合了音乐和艺术行为的各种元素。正是因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非常适合学前儿童教育。在音乐的表现上,要朴实无华,要原汁原味,要纯粹。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主要是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也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包括三个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要把动作、语言、舞蹈紧密结合起来,让学龄前儿童真正体验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即兴创作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游戏”来体现音乐知识。首先让孩子被游戏吸引,然后让学龄前的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理解音乐的真谛。参与原则,体现在奥尔夫的音乐体系中,就是让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第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一)运用游戏教学模式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婴儿期最吸引他们的是游戏。因此,儿童家长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激起学龄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让学龄前儿童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学习音乐知识,让学龄前儿童亲自参与游戏,然后在游戏中学习丰富的音乐知识。然后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比如,年轻的父母在教孩子唱儿歌《大雨和小雨》时,可以事先安排好大雨和小雨的录音,包括敲钟和敲鼓两种音乐设备,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播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先分辨出两种声音的区别,孩子会根据听到的不同声音做出不同的身体反应。在听暴雨的录音时,他们的身体可能会大幅度摆动。下雨时,头部会随着音乐轻轻点头,这样,幼儿就会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家长通过敲鼓、敲钟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声音的强弱。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这种游戏氛围中感受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为以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即兴创作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因为学龄前儿童的情绪、表情、联想都是多变的,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度。或许同一首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着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所以,在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从简单的表演和歌词变化开始,然后给他们画面和编舞,这样可以一步步鼓励孩子,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比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歌之前,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让孩子进入故事的场景,然后孩子可以找到自己对应的角色来表演。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慢慢体会演奏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打开儿童艺术的宝库
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过程中,包含了阅读、舞蹈、歌唱等一系列艺术活动。这种艺术上的融合,既是各种音乐形式的反复叠加,也是各种音乐形式的组合。就是融合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艺术手段,融合艺术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比如,孩子可以整合自己的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表演、演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音乐。这种形式也可以让家长更清楚孩子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容易教育孩子学习音乐。家长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音乐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使学龄前儿童的综合能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打开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论
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希望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学习,为孩子学习音乐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白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学历和职业,2016,32: 156-157。
[2]曹杨。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 1.34。
[3]傅。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5,27: 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