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哪场战役
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这时候钟离眛正被汉军围困,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彭越后返回援助。这时,齐王韩信开始率领军队对楚军发起攻击,项羽开始感到害怕。
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垓下之战的背景:
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这时候钟离眛正被汉军围困,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彭越后返回援助。这时,齐王韩信开始率领军队对楚军发起攻击,项羽开始感到害怕。
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际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垓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