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明快打字机原理
林语堂打字机原理打字机的核心是一个复杂的滚筒。
1952年,林语堂的“明快中文打字机”取得了发明专利,以“明快”命名,也寄托了林语堂希望汉语社会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发明构思新颖而独特,设计难度极大;包含了他断断续续近三十年的独立思考,尤其是后期的制作过程,十分艰辛而精到。
打字机的每个零件都要请工程师绘图,以人工制造。他亲自到唐人街请人排字铸模,在纽约郊外找到一家极小的机器工厂制造零件,还请了工程师协助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和语言学家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曾用名“玉堂”。学界考证:可能正是他对中文汉语的痴迷、热爱,才使他改名叫“语堂”。
其名著《吾国吾民》和后来拍成电视剧的小说《京华风云》,使他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都是署名:林语堂。世所公认五四时期他和鲁迅并肩战斗,后来远涉重洋。
旅美十年;他出版了十余部著作,在文坛取得巨大的国际声誉,家庭幸福,生活安定,经济富足。这时,他做出一个在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要独自研制一台中文打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