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述评

在幕布处,一个悲伤的吉他声传入观众的耳中,导致诗人讲述了凯普莱特和蒙塔古的被诅咒的爱情故事,一场世仇。从一开始,我们似乎就见证了这个与他不和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过程,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从古至今,很多人都表演过。在被反复演绎之后,如何做出有趣又不落俗套的演绎,无疑是对导演最大的考验。可喜的是,我在莎士比亚的《不插电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到的不是夸张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小品,风格清新,带有青春的色彩。

在这部剧中,导演特意挑选了五位演员来演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导演是想玩性别问题,还是想拍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剧。但其实导演只是想抓住莎士比亚戏剧只有男生才能上台表演的特点,在现代重现,就像《莎士比亚不插电》的片名一样,把舞台剧的所有表演元素都回归到莎士比亚的时代。没有华丽的舞台和道具,表演就回归到演员的肢体表演。即使全剧由一个演员来演,它所扮演的女孩角色仍然可以被观众相信和接受,没有任何讽刺意味。

看过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后,不难发现两部剧在表演风格上的一些相似之处:导演塑造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形象更具现代感,而非远离观众的莎士比亚时代人物。剧中人物不穿奢华的晚礼服或晚宴礼服,而是以一身裘皮大衣、皮裤、马靴、头巾和银饰出现,展现出浓浓的朋克风,就像时下叛逆的青年男女。他们大胆任性的爱情观和现在的少男少女没什么区别。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即使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旋风式爱情在外人看来是那么的突然和轻率,却依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与过去演出过的其他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有些侧重于这一悲剧爱情的凄美,有些侧重于这对恋人爱情过程的浪漫。我觉得导演更多强调的是这段爱情发生在莎士比亚的《不插电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时间。罗密欧和朱丽叶才十四五岁,应该和少男少女一样天真可爱。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很简单,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他们一见钟情,因为感情经历不是很丰富。当他们突然对一个男生或女生产生好感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舞会上,罗密欧手里拿着冰淇淋和朱丽叶的气球,我们可以从外在形象中感受到他们的青春和纯真。通过两位演员的肢体表演,我也看到了14、15岁的少男少女洋溢着爱的可爱、任性、甜蜜。因为两代人互为敌人,所以必须武装自己的外表。然而,在他们叛逆、暴力和血气方刚的外表下,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内心实际上是天真而纯洁的。他们可以不顾一切的去爱。我觉得,比其他观众幸运的是,这两位演员恰好是我的同学。在欣赏这部经典爱情剧的同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与极度成熟的大男孩相去甚远。在舞台上表演的100分钟里,他们真的是十四五岁的俏皮罗密欧和天真无邪的朱丽叶。欣赏两位主角的表演,我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我看到了他们在这场爱情面前的单纯和可爱。

这部剧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舞台做噱头,也没有太多的道具,但我喜欢舞台中央以脚手架为背景的弹簧台的设计。为了配合整体的朋克风格,舞台的设计也采用了金属材质。即使铁脚手架和弹簧平台不是很华丽,但却有着实质性的好处:舞台上的脚手架不仅是卡普莱特家的阳台,也是装饰了许多角度的演员更衣室,罗密欧和朱丽叶通过这个脚手架交换信物,互相许下终身;右边舞台的脚手架,既是乐手的表演舞台,也是卖药人的住所。牟克修死去的灵魂通过这个脚手架进行表演,让观众看到悲剧的灵魂是如何表达对卡普莱特一家的不满和愤怒的。中间舞台的弹簧台不仅是卡普莱特家的大厅,还有花园、教堂和广场。在弹簧平台上,演员可以坐、站、躺、跳。即使内容多为非形体表演,也可以通过演员的形体表演和道具的使用(如在弹簧台上铺白布或红布),在不使用暗光的情况下,实现场景的分离和变化。我认为,在现代戏剧的表演中,大部分导演已经过于依赖明暗作为场景转换的界限,很少去思考最古老的戏剧被移动时,即使没有灯光效果,如何改变场景。为什么现代戏剧要依靠类似电视和焦平面的暗场效果来切换各个场景的画面?如果回归戏剧表演的本质,现代戏剧就不应该采取这种取巧的方式来处理场景之间的转换(只是调暗场上的灯光太容易了);所以我真的很欣赏这部剧能在舞台上用到最后,100分钟的表演中没有暗场打断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又能让剧情完整,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过渡不够直让观众觉得突兀,这点还是挺难能可贵的。

但是,探讨舞台布景的表现手法,是一种大胆创新的尝试。挂在脚手架上的两套,以画面拼贴的方式将街头涂鸦文化呈现在舞台上,企图加深整部剧的青春色彩和朋克风格。毕竟现代青年文化掺杂在西方经典爱情剧中,必然会得到两极化的评价。这种极端的反应是时代文化差异和对事物的不同看法造成的,这里就不讨论了。我想指出的是,左右两个场景中“蒙塔古”和“凯普莱特”所用的字体过于谨慎和乖巧,难免与疯狂、大胆和为了自己的爱情不顾一切的叛逆氛围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布景中使用的街头涂鸦的画面联系不紧密,使得观众在观看布景时无法直接从画面中读出设计者期望传达的意思,呈现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莎士比亚的《不插电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加入了摇滚乐的元素。不仅有四位乐手现场演奏乐器为某些情节变换场景或营造场景,还有演员演唱了几个重要的情节,使整部剧生动有趣,仿佛是一场音乐会,也突出了该剧的朋克风格(因为说到“朋克”,最特别的是导演在处理剧本中提巴特和慕克吉的决斗时,把他们的剑变成了电吉他, 并把舞剑的场面变成了打吉他的比赛,巧妙的避开了舞台上永远不可能真实的血腥打斗,与上面提到的摇滚音乐表演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美中不足的是,几位演员似乎都没有受过很好的唱功训练,以至于一唱起来声音就明显变弱,吐字不够清晰,同时还有跑调的问题,对于观众来说无异于听觉干扰,相当遗憾。

此外,如何在中文翻译中保留莎士比亚诗歌英语单词的押韵性质也令人深思。莎士比亚戏剧的美在于语言精炼,但翻译后很难完全保留节奏。在这部戏中,虽然导演有意处理语言转换中的这类障碍,选择最接近诗意的词语翻译来保留莎士比亚字里行间的韵律美,但仍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在某些台词中因句末缺乏韵脚而缺乏韵文整体性的强大力量;这一点在几首唱词中尤为明显。音乐设计师在写歌的时候没有重写歌词,而是直接套用了中文翻译中的台词。最好不要破坏莎士比亚这句话的原意,但观众心里难免有疙瘩。总感觉像强行把押韵的歌词放在音乐里,让人觉得不对劲。我想莎士比亚时代的古典英语和当代台湾省使用的语言一定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带来的变化,文字的转换都一再考验着试图演好莎士比亚戏剧的当代导演;莎士比亚的诗意修辞可以用在台湾省当代剧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