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作曲系有哪些课程?

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课程简介(不同院校课程安排略有不同);

1,作文——本课程是作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熟练地掌握中外传统和现代的作文技巧;要求创作出具有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的各种形式和体裁的音乐作品。它能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得到良好的发展。本课程的教学周期为五年。第一年和第二年侧重于严格的基础训练,第三年到第五年侧重于自由创作。这种课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课,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小组课或者讨论。

2.和声A——本课程是作曲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时长两个学期,高一第一学期开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思维能力,熟练的和声写作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作曲技术理论和作曲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学习期限为一年。每周小组课2小时,有个别换课。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大小调半音和声技法,结合和声的民族风格教授调式和声。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写作、键盘等方面的训练,使和声课真正起到“基础课”的作用。本课程采用讲授分析、四部曲写作和键盘练习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大小半音系统和声。具体来说,它包括失调,失调模具前进;近关系调制、远关系调制、调制模拟;和弦外声与旋律音乐织体写作;通过交替和弦进行的调式交替和音调调制;变和弦与变调;作品的调性布局与综合和声分析。

3.对位法与赋格a——本课程是作曲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为期三学期,其中两学期为对位法,一学期为赋格。开学时间是第三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对位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复调思维能力、对不同复调风格的分析能力和娴熟的写作能力。通过复调音乐写作技法的教学和古今中外复调文献的分析,特别是通过系统严格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复调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娴熟的写作能力。本课程每周2课时,有个别变更课程。本课程采用讲授、分析和语音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分类与对位;二、三、四声部的单对位法和复对位法以及二、三、四声部的小型复调作品。选课标准:已完成【和声AI,II】。毕业标准:精通二部至四部对比法和模仿写作技巧以及各种对位技巧;能够根据需要写出两首以上的小型复调作品;能够分析一般的复调技法。

赋格写作是作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写作赋格的能力。本课程的学习周期为一学期。每周集体课2课时,个人话题变化课1课时。本课程采用讲授、分析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赋格的主题、呈现部分、中间部分、再现部分、赋格的不同类型、赋格的应用、其他复调音乐等等。选课标准:已完成[para-A]课程。毕业标准:能够准确分析赋格和其他复杂的复调音乐。用两到四个声部写三首赋格曲。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命题完成三部单主题赋格的写作。

4.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A -本课程是作曲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这门课程为期三个学期。开学时间是第二学期(高一第二学期)。曲式课程是掌握音乐作品结构规律的技术理论课程。本课程将使学生掌握一些独立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分析和学习中外名著,熟练掌握不同特点的音乐结构,并应用于实践(作曲)。课程内容包括国外部分:巴洛克时代晚期的经典作品;古典主义成熟时期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二十世纪的经典作品;中国部分:中国传统民间作品;五四以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本课程采用教师集体授课,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课后有书面作业,讨论课上老师集体批改。选课标准:已完成【和谐A-I】。

5.管弦乐A -本课程是作曲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为期四个学期,其中三个学期为西方管弦乐,一个学期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开学时间是第四学期(二年级第二学期)。管弦乐法课程以现代西方管弦乐队中不同乐器的组合艺术为主要研究课题,同时也研究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及其组合艺术。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乐器的声音和音色特点及演奏技法,各种乐器组合的基本规律和产生的艺术效果,逐步掌握不同管弦乐编曲的乐器创作技法。本课程选取了大量国内外经典作品和优秀范例,通过分析各种声学现象的物理特征和不同作品所反映的创作理念和技法的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从内容中总结管弦乐组合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各种特殊表现形式。同时,要注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流派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差异,努力使学生在管弦乐法、古典文学、写作技法的历史发展中建立起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本课程采用集体大班教学和个别课改的方式授课,有大量的分析和写作练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配器发展史、声学基础知识、乐器演奏(乐器方法)、乐器组合艺术(配器)、古典管弦乐作品分析、中外钢琴曲(或片段)改编为西方管弦乐或民族管弦乐总谱的实践。选课标准:完成【和声A-I和II】,完成【复调A-I】,完成【曲式A-I和II】。

6.现代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课程是一门以20世纪现代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作曲技法理论课程。本课程是作曲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时长为两个学期,开学时间为第五学期(初三第一学期)。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作曲技术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和许多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西方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欧洲先锋派作曲家的思维方式、审美思维和创作技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于是,出现了很多创意学校。这些都对今天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课试图通过对大量现代音乐经典文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现代音乐的艺术特征、美学思想和具体的创作技法。为了熟悉现代音乐创作和各种风格发展的线索和创作风格,使学生对现代音乐创作、发展以及当今世界最新的创作技法和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创新能力。本课程涵盖了20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现代音乐作品的作曲技法、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选课标准:完整【和声A-I,II】,完整【复调A-I,II】,完整【曲式A-I-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