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侧卫家族
侧卫家族一般指苏-27战斗机。
苏联军事工业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在Т-10-1首飞前,西方世界对苏-27一无所知。1977年夏,美国侦察卫星拍摄到了两架苏联新型战斗机的照片,照片很模糊,美国国防部给这两架飞机起的临时代号是拉明-K和拉明-L,其中拉明-K是苏-27,拉明-L是米格-29。
直到1983年,美国情报部门才掌握了关于苏-27的部分信息,拉明-K被北约正式命名为“侧卫”(Flanker),从此,“侧卫”就成了苏-27的绰号,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苏-27的秘密被彻底揭开,是在1989年6月的巴黎国际航展上。苏联派两架苏-27飞机参加了航展,单座机由普加乔夫驾驶,双座机由弗罗洛夫驾驶。普加乔夫驾驶飞机完成了一组高难度的复杂特技,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后来被命名为“普加乔夫眼镜蛇”的动作最为神奇,水平飞行的飞机突然急剧抬头,但不上升高度,而是继续前飞,迎角增大——90度、100度、110度、120度,飞机“尾部朝前”飞行,飞行速度瞬时减小到150千米/小时,然后飞机改平,恢复原状。
扩展资料
2012年8月10日,歼-11战机快速俯冲,向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7月26日报道 外媒称,在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制造的歼-11战斗机是俄罗斯苏-27“侧卫”多用途战斗机的仿制品。
事实上一开始这是得到授权的仿制,但中国人一心想用本国技术进行改造,开展逆向工程研究,让俄罗斯飞机制造行业头痛不已。
歼-11的后续版本以及同样源自“侧卫”战斗机设计的歼-15和歼-16,代表着中国生产可投入到周边海域争议的远程第四代战斗机的前沿成果。但中国工程师还需要找到办法解决国产喷气发动机的缺陷。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24日报道称,事实上,歼-11B战斗机在许多方面都很现代化并具有中国特色,如飞行员显示系统和“全玻璃化座舱”、机载制氧系统(帮助飞行员在高空或做高难度飞行时保持意识),以及导弹来袭光学预警系统等都是全新装备。
中国产149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取代了较老的俄制N001E雷达,据报道新雷达可在90多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距离发现战斗机目标,在200多英里的距离发现水面军舰目标。歼-11B的机身还使用了重量更轻的复合材料。
百度百科-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