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的命名
东北秧歌的传统音乐有一个标题,按以下情况命名:
(1)根据音乐的结构特点,如“句双”。
(2)借用传统戏曲、曲牌的名称,或沿用元明以来南北曲牌的名称,如《闹元宵》、《柳青娘》、《柳》、《洞房花烛》、《桂枝香》等。
(3)按地名命名,如泰山胜景、漫游西湖等。
(4)以动物、花卉命名,如鹅、蛐蛐、五马、茉莉、小红梅等。
(5)借用歌曲或其他器乐的标题,如《海》、《万年欢》、《胜利令》等。
这些传统音乐往往表达某种情感,如五匹马,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情感,充满生活情趣;《句双》曲调活泼,乡土气息浓厚。有些音乐作品的标题和内容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胜利的顺序,表现的是一个民族英雄凯旋时,人们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地名命名的音乐,往往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音乐的标题与内容密切相关。
打击乐
东北秧歌是汉族传统的广场艺术,使用的乐器必须适应广场的艺术环境。唢呐和打击乐器的音量都很大。所以在表演东北秧歌时,虽然观众熙熙攘攘,广场上座无虚席,但打击乐的声音还是能让表演者和观众听得清清楚楚。
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吸引观众、激发观众情绪、协调舞蹈动作、加强节奏、掌握速度、烘托气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钹(又叫大钹,分两种:一种是腰鼓钹,一种是铁锅,比腰鼓钹略大粗)、小钹,有些地方也用锣(根据锣肚脐大小,有高音小轻锣、中音轻锣、低音锣。经过无数代民间艺人的创作,东北秧歌已经形成了一套鼓,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